资本深化、要素收入份额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

被引:5
|
作者
余东华 [1 ]
陈汝影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本深化; 有偏技术进步; 要素收入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9836/j.cnki.37-1100/c.2020.05.01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49.24 [劳动工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6 ; 020207 ;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在拓展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从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了资本深化对要素收入份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采用199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传统经济增长核算分析中单位替代弹性与中性技术进步假设,中国综合资本要素和综合劳动要素的替代弹性显著小于1,技术进步方向总体偏向资本;在综合要素之间总体呈现互补关系下,资本深化对资本—劳动收入份额比产生了负向作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资本—劳动收入份额比产生了正向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动方向;要素收入份额偏离稳定基准点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持续的资本深化态势下,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提高资本要素产出效率,保持要素收入份额基本稳定,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