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灌丛堆周边地表土壤颗粒的空间异质特征

被引:17
作者
王淮亮 [1 ]
高君亮 [2 ]
原伟杰 [3 ]
李玉宝 [4 ]
高永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3] 国际竹藤中心
[4]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灌丛沙堆; 地表粗粒化; 土壤风蚀;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戈壁地区单个灌丛及其下沙堆这一有机整体对周边土壤风蚀的抑制能力,对加强相关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的防沙效应研究十分重要,可为荒漠化监测的评价和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该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吉兰泰盐湖北部戈壁上单个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堆和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灌丛沙堆周边地表不同土壤风蚀颗粒的百分含量;并采用经典描述性统计及地统计学方法,对各类土壤风蚀颗粒百分含量的水平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丛基部和下风向是细物质积累区,以灌丛堆为中心向外,<0.42mm的细颗粒含量呈减少趋势;而且细物质积累的最大值出现在白刺灌丛的迎风侧附近,沙冬青样地则相反,出现在灌丛的背风侧附近。在沙源物质有限的戈壁中,白刺的防风固沙作用集中体现在灌丛附近,其水平空间尺度范围不及沙冬青,这亦是白刺样地粗粒化程度高于沙冬青样地的原因。(2)白刺和沙冬青灌丛附近地表中粒径>0.84mm(不可蚀)、0.84–0.42mm(半可蚀)及<0.42mm(高度可蚀)颗粒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17.80m、66.63m、8.41m和9.82m、15.33m、14.91m,均超出了灌丛冠幅覆盖范围,空间自相关部分比例C/(C0+C)在63.40%–99.96%之间,由此推断灌丛沙堆附近的风沙流特征是造成相应尺度内土壤颗粒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3)高度可蚀颗粒的空间异质性尺度略大于灌丛平均间距(8.77m包括灌丛半径),从防止土壤风蚀来看,这说明研究区内的建群种灌丛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有利于该区植被的稳定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风蚀地表颗粒含量提取技术——基于决策树图像分类 [J].
王淮亮 ;
李玉宝 ;
高君亮 ;
高永 ;
虞毅 ;
王鹿振 .
农机化研究, 2013, 35 (02) :134-137
[2]   干旱荒漠区斑块状植被空间格局及其防沙效应研究进展 [J].
胡广录 ;
赵文智 ;
王岗 .
生态学报, 2011, 31 (24) :7609-7616
[3]   沙冬青与几种常见物种的防风阻沙效能定量研究 [J].
徐秀芸 ;
张进虎 ;
朱国庆 ;
尉秋实 ;
李得禄 ;
严子柱 ;
何芳兰 ;
王炜炜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04) :21-25
[4]   植物阻沙能力研究进展 [J].
唐艳 ;
刘连友 ;
屈志强 ;
胡霞 ;
郭兰兰 ;
吕艳丽 ;
曹恒武 ;
贾振杰 ;
杨岩岩 .
中国沙漠, 2011, 31 (01) :43-48
[5]   干旱地区灌丛沙堆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杜建会 ;
严平 ;
董玉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3) :339-350
[6]   新疆艾比湖周边白刺沙堆形态特征空间异质性研究 [J].
刘金伟 ;
李志忠 ;
武胜利 ;
李万娟 ;
王少朴 ;
曹向东 ;
凌智永 .
中国沙漠, 2009, 29 (04) :628-635
[7]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颗粒组成变化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J].
张继义 ;
王娟 ;
赵哈林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3) :153-157
[8]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 [J].
乌拉 ;
张国庆 ;
辛智鸣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 35 (01) :14-18
[9]   毛乌素沙地常见灌木单株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J].
屈志强 ;
张莉 ;
丁国栋 ;
杨文斌 ;
郭建英 ;
赵名彦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4) :66-70
[10]   毛乌素沙地南缘3种灌草丛形态与阻沙能力的对比研究 [J].
唐艳 ;
刘连友 ;
哈斯 ;
王志 ;
孙炳彦 ;
杜建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2)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