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与功能群特征

被引:32
作者
孙世贤 [1 ]
卫智军 [1 ]
吕世杰 [1 ]
卢志宏 [1 ]
陈立波 [2 ]
李夏子 [1 ]
吴艳玲 [3 ]
李建茹 [4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3]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短花针茅草原; 季节调控; 生产力; 群落; 功能群;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29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处理,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多样性,植物功能群生物量、重要值、变异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零放牧+夏季重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处理。春季零放牧+夏季轻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和春季重度放牧+夏季重度放牧+秋季轻度放牧下多年生禾草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一二年生草本与多年生禾草、灌木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呈负相关关系,多年生杂类草与多年生禾草、灌木半灌木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春季重度放牧+夏季重度放牧+秋季轻度放牧处理下灌木和半灌木的重要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群落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小(均值为29%),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草变异系数较小(均值分别为49%、56%),而生物量较小、包含种类少的功能群,如灌木和半灌木、一二年生草本生物量变异系数较大(均值分别为79%和105%)。研究说明,春季零放牧+夏季轻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的季节调控利用方式较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703 / 27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3种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下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变化 [J].
马建军 ;
姚虹 ;
冯朝阳 ;
张树礼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36 (01) :1-9
[2]   3种荒漠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富度的季节变化及地上生物量特征 [J].
陶冶 ;
张元明 .
草业学报, 2011, 20 (06) :1-11
[3]   放牧干扰对喀纳斯草地植物功能群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郑伟 ;
朱进忠 ;
潘存德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1) :92-98
[4]   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区草地退化现状及管理对策 [J].
田迅 ;
杨允菲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1) :152-157
[5]   青海湖北岸草甸草原牧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J].
朱宝文 ;
周华坤 ;
徐有绪 ;
李英年 ;
唐凯 .
草业科学, 2008, (12) :62-66
[6]   放牧对天山北坡中段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生产力的影响 [J].
孙宗玖 ;
范燕敏 ;
安沙舟 .
草原与草坪, 2008, (01) :22-27
[7]   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J].
杨殿林 ;
韩国栋 ;
胡跃高 ;
乌云格日勒 .
生态学杂志, 2006, (12) :1470-1475
[8]   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生产力的影响 [J].
焦树英 ;
韩国栋 ;
李永强 ;
窦红举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3) :564-571
[9]   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J].
李青丰 ;
赵钢 ;
郑蒙安 ;
阿民布和 .
草地学报, 2005, (S1) :53-56+66
[10]   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结种量种子形态和植物生活型关系研究 [J].
闫巧玲 ;
刘志民 ;
李荣平 ;
骆永明 ;
王红梅 .
草业学报, 2005, (04)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