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被引:36
作者
吉亚辉
祝凤文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模仿; 自主创新; 技术差距;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04.010
中图分类号
F112 [世界经济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运用学习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时,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技术模仿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随着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采用"干中学"向"干中学加工"的转换模式,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本文运用1990~2008年中美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模仿、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发现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加强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变量,而技术差距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差距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J].
余长林 ;
王瑞芳 .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4) :13-22+124
[2]   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后发国家的技术成长之路 [J].
郭熙保 ;
文礼朋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8-35+142
[3]   从“干中学”到“加工中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 [J].
佟家栋 ;
彭支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71-81
[4]   我国技术引进效率存在的问题探析——从国际经验的角度 [J].
柏振忠 .
理论月刊, 2007, (08) :71-73
[6]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8]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 [J].
陈钊 ;
陆铭 ;
金煜 .
世界经济, 2004, (12) :25-31+77
[9]   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J].
方希桦 ;
包群 ;
赖明勇 .
中国软科学, 2004, (07) :58-64
[10]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 [J].
邹薇 ;
代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26-3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