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28
作者
邵学钟
徐树宝
周东延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德胜门外祁家豁子
[2]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壳; 结构; 塔里木盆地; 地震勘探; (地震转换波测深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具有层状-块体的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为40~50km,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地壳(花岗质层)的厚度在盆地中部强烈减薄,而中、下层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不大。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盆地基底面与地党深部界面的分布形状具有准同步起伏变化的特征。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表明:塔里木盆地具有陆壳性质。油气分布区地壳速度结构的特征表现为:莫霍面局部强烈上隆,上层地壳(花岗质层)和结晶地壳厚度明显减薄,存在超壳深断裂。同类盆地的油气丰度有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地壳结构特征的差别有密切关系。地震转换波测深法可以经济、有效地探测盆地沉积盖层的深层构造、基底村造以及地壳深部(包括莫霍面)构造,研究介质横向非均匀性的精度较高,在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查中可作为综合物探手段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96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天山造山带地壳结构与构造──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 [J].
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郑剑东,胥颐张华卿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3) :336-346
[2]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二次反射波震相的识别和利用 [J].
邵学钟 ;
范会吉 .
中国地震, 1993, (03) :3-13
[3]   地震转换波测深中PS转换震相的分离和参数测定 [J].
张家茹 ;
邵学钟 ;
高维安 .
地震学报, 1993, (01) :39-45+130
[4]   地震转换波测深资料数据处理程序包DSCW86 [J].
雷兴林 ;
邵学钟 ;
张家茹 .
地震, 1989, (05) :59-65
[5]   天然地震PS转换波动力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刘启元 ;
邵学钟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3) :291-302
[6]   利用波的偏振特性提高转换波震相识别的可靠性 [J].
张家茹 ;
邵学钟 ;
雷胜利 .
地球物理学报, 1982, (04) :35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