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

被引:52
作者
刘子良
魏兆胜
陈文龙
马立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裂缝; 低渗透; 井网调整; 注采方式; 吉林油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合理注采井网要能延缓方向性水窜、水淹时间和解决注不进水的问题 ,由于压力传导慢 ,注采井距不能过大 ,开发后期要能灵活调整井网。吉林油区已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田采用过 4种注采井网开发 :正三角形斜反九点法注采井网 (扶余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2 2 .5°的注采井网 (新立油田 ) ,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错开 45°的注采井网 (新民油田 ) ,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 (民 43 8区块和大情字井油田 )。总结注采井网调整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开发初期应采用小排距菱形反九点法面积注水 ,开发后期调整为线状注水 ;井排方向应与裂缝走向平行 ;若经济条件允许 ,开发后期用密井网注采 ,尽可能缩短油、水井排距。图 2表 2参 8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黄延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  
扶余裂缝型低渗透砂岩油藏.[M].刘漪厚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J].
史成恩 ;
李健 ;
雷启鸿 ;
张爱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59-61
[4]   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型式数值模拟研究 [J].
杨思玉 ;
宋新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64-67+12
[5]   水平井五点井网的研究及对比 [J].
程林松,郎兆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4, (04) :27-31+76
[6]   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合理井网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J].
齐与峰 .
石油学报, 1990, (04)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