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125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刘昌明
潘敖大
高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蒸发皿蒸发量; 中国;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7.03.001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664个气象站1960-200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分析了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中国平均而言,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99.8 mm,下降幅度为5.8%;不同季节对照发现,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秋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年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对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日照百分率下降从而导致太阳总辐射的下降可能是近年来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孙岚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1) :59-69
[2]   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 [J].
张志强 ;
孙成权 .
科学通报, 1999, (05) :464-477
[3]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气象学报, 1997, (04) :35-46
[4]   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J].
施能,陈家其,屠其璞 .
气象学报, 1995, (04) :43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