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当今研究与中医药治疗

被引:3
作者
王左
熊旭东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上海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内毒素; 注射液; 热毒; 发生机制; 跨膜电位; 中医药治疗; 参附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8 [中医急症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正>休克是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休克的研究已有250余年的历史,近40年来,休克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仍然很高,自90年代以来,没有见到权威性发布的感染性休克死亡率的确切数字.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危重综合征,属中医“厥”、“脱”范围.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一般责之为热毒,但感染并不等于热毒,由感染而致的休克也不全由热毒引起.热毒内陷和寒邪在中是感染性休克形成的两个基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参附青注射液治疗邪毒内陷所致厥脱证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J].
熊旭东 ;
王左 ;
曹康裕 .
陕西中医, 1994, (11) :525-525
[2]   逐瘀泄热开闭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32例疗效及血浆β-内啡呔含量的观察 [J].
杨宁 ;
卢卫 ;
蔡秉仁 ;
余勉 .
中国中医急症, 1994, (05) :202-204+4
[3]   人参皂甙对内毒素性休克大白鼠肝跨膜电位及细胞内Na+、K+离子活度的影响 [J].
王左 ;
吴大正 ;
季敏 .
中国中医急症, 1993, (04) :173-175+146
[4]   感染性休克的中医药研究及进展 [J].
仝小林 ;
周仲瑛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89, (04) :14-16
[5]   生津注射液抗家兔内毒素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牛元起 ;
孙丽娟 .
天津中医, 1989, (06) :31-33
[6]   感染性休克的机理与自由基附视频 [J].
申庆亮 ;
肖传杰 .
山东医药, 1989, (11) :55-55
[7]   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休克30例 [J].
李新华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8, (02) :19-20
[8]   休克与线粒体损伤 [J].
陆付耳 ;
李鸣真 ;
叶望云 .
中国急救医学, 1987, (06) :27-31+58
[9]   休克发病机理及治疗的新进展 [J].
于佩英 .
安徽医学院学报, 1983, (04)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