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高度带气候差异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车宗玺 [1 ]
刘贤德 [1 ]
李秉新 [1 ]
车宗奇 [2 ]
敬文茂 [1 ]
赵维俊 [1 ]
刘明龙 [1 ]
机构
[1]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2] 张掖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气候; 差异性; 高度带; 祁连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2.5 [高山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揭示祁连山不同高度带的气候差异性规律,选择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草原和荒漠建立气象站,气象站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带,进行长期定位监测。气象站分人工和自动两种,人工监测从1985年开始,自动监测从2003年开始。基于22a气象监测数据,利用平均值法、Excel电子图表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有逐年升高趋势,降水有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荒漠、草原和森林带气温变化曲线一次性方程斜率都为正,分别为0.0182、0.0427和0.01167,3个带的年平均气温都是上升的;地温、日照和蒸发均为荒漠>草原>森林。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祁连山放牧草原土壤呼吸及影响因子分析 [J].
车宗玺 ;
刘贤德 ;
王顺利 ;
贾玉琴 ;
温娅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5) :172-175
[2]   中亚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及其气候特征——以中国新疆北部和东哈萨克斯坦为例 [J].
孙洪波 ;
王让会 ;
杨桂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10) :6-11
[3]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 [J].
高前兆 ;
屈建军 ;
王润 ;
李宇安 ;
俎瑞平 ;
张克存 .
中国沙漠, 2007, (01) :52-58
[4]   沙尘暴的气候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韩永翔 ;
张强 ;
董光荣 ;
宋连春 ;
奚晓霞 .
中国沙漠, 2006, (02) :307-311
[5]   论特强沙尘暴(黑风)的物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 [J].
张强 ;
王胜 .
中国沙漠, 2005, (05) :675-681
[6]   祁连山林草复合流域土壤水文效应 [J].
王金叶 ;
田大伦 ;
王彦辉 ;
王顺利 ;
张学龙 ;
葛双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44-147
[7]   塔里木河下游末端实施生态输水后植被变化与展望 [J].
杨戈 ;
郭永平 .
中国沙漠, 2004, (02) :55-60
[8]   新疆生态景观格局演变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 [J].
潘晓玲 ;
曾旭斌 ;
张杰 ;
师庆东 ;
巢清尘 ;
巢纪平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7
[9]   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讨 [J].
张百平 ;
周成虎 ;
陈述彭 .
地理学报, 2003, (02) :163-171
[10]   气象因子与地表植被生长相关性分析 [J].
徐兴奎 ;
林朝晖 ;
薛峰 ;
曾庆存 .
生态学报, 2003, (02) :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