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梵净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环境

被引:34
作者
薛怀民 [1 ]
马芳 [2 ]
宋永勤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墙群; 碳酸超镁铁质岩; 锆石定年; 新元古代; 梵净山; 江南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梵净山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的西南缘,这里新元古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岩广泛发育,岩性包括枕状熔岩、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床群以及浅成侵入的辉长岩,成分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其中枕状熔岩以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Ba、Th、U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低的εNd(t)值为特征,明显不同于洋脊玄武岩,推测其成因可能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弧后小洋盆环境。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床群主要由辉绿岩和碳酸辉橄岩组成,其中超镁铁质岩床群中出现大量的原生碳酸盐矿物,指示它们形成于拉张(甚至裂谷)的构造环境。辉长岩可能是区内最晚形成的岩浆岩,其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21±4Ma。由枕状熔岩经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床群到辉长岩,高场强元素Nb和Ta的亏损程度减弱、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降低、εNd(t)值由负值变为正值,指示随时间的由早到晚,来自亏损地幔的物质不断增加。推测梵净山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顺序大致为:枕状熔岩(~840Ma)→白云母花岗岩(~838Ma)→碳酸超镁铁质岩床群→镁铁质岩床群→辉长岩(~821Ma),构造环境由俯冲-碰撞到拉张-裂谷。
引用
收藏
页码:3015 / 303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湘东北前寒武纪仓溪岩群变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 [J].
高林志 ;
丁孝忠 ;
庞维华 ;
刘燕学 ;
陆松年 ;
刘耀荣 ;
陈峻 ;
张玉海 .
地质通报, 2011, 30 (10) :1479-1484
[2]   江南造山带北缘鄣源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J].
张彦杰 ;
周效华 ;
廖圣兵 ;
余明刚 ;
蒋仁 ;
姜杨 .
高校地质学报, 2011, 17 (03) :393-405
[3]   贵州梵净山白云母花岗岩锆石年代、铪同位素及对华南地壳生长的制约 [J].
王敏 ;
戴传固 ;
王雪华 ;
陈建书 ;
马会珍 .
地学前缘, 2011, 18 (05) :213-223
[4]   湘东北岳阳地区冷家溪群和板溪群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对武陵运动的制约 [J].
高林志 ;
陈峻 ;
丁孝忠 ;
刘耀荣 ;
张传恒 ;
张恒 ;
刘燕学 ;
庞维华 ;
张玉海 .
地质通报, 2011, 30 (07) :1001-1008
[5]   湖南城步火成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对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J].
柏道远 ;
贾宝华 ;
刘伟 ;
陈必河 ;
刘耀荣 ;
张晓阳 .
地质学报, 2010, 84 (12) :1715-1726
[6]   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组合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扬子与华夏地块拼合时间与过程的约束 [J].
薛怀民 ;
马芳 ;
宋永勤 ;
谢亚平 .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3215-3244
[7]   黔东南—桂北地区四堡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 [J].
高林志 ;
戴传固 ;
刘燕学 ;
王敏 ;
王雪华 ;
陈建书 ;
丁孝忠 ;
张传恒 ;
曹茜 ;
刘建辉 .
地质通报, 2010, 29 (09) :1259-1267
[8]   赣北庐山地区新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董树文 ;
薛怀民 ;
项新葵 ;
马立成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021-1033
[9]   黔东地区下江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意义 [J].
高林志 ;
戴传固 ;
刘燕学 ;
王敏 ;
王雪华 ;
陈建书 ;
丁孝忠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071-1080
[10]   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J].
高林志 ;
张传恒 ;
刘鹏举 ;
丁孝忠 ;
王自强 ;
张彦杰 .
地球学报, 2009, 30 (04) :43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