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天然群体种实表型变异

被引:53
作者
李帅锋 [1 ,2 ]
苏建荣 [1 ,2 ]
刘万德 [1 ,2 ]
郎学东 [1 ,2 ]
张志钧 [1 ,2 ]
苏磊 [1 ,2 ]
贾呈鑫卓 [1 ,2 ]
杨华景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3]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球果; 相关分析; 表型分化; 表型变异; 思茅松; 种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云南省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天然分布区的11个种群的16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思茅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思茅松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54.76%)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0.44%),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11.95%,分化程度相对较小。球果总种子数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35.51%),其次是球果质量(35.1%),种子大小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86%),成为最稳定的种实性状;景谷县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景洪市则最小。球果和种子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球果长和球果质量越大,种鳞长、种子长、种翅长、千粒重、球果总种鳞数和球果总种子数就越大。生态因子中,年平均气温对表型性状影响最大,其次是1月平均气温和>5℃积温。利用种群间聚类分析可以把思茅松的11个种群分为2类4个亚类,表型性状依据地理距离进行聚类,聚类结果与年降水量和>5℃积温相关性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998 / 10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刺萼龙葵种群在中国不同分布地区的表型变异 [J].
陈天翌 ;
刘增辉 ;
娄安如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 (04) :344-353
[2]   皂荚南方天然群体种实表型多样性 [J].
李伟 ;
林富荣 ;
郑勇奇 ;
李斌 .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01) :61-69
[3]   种子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J].
于顺利 ;
方伟伟 .
植物生态学报, 2012, (08) :918-922
[4]   天山云杉种子形态性状的地理变异 [J].
刘贵峰 ;
臧润国 ;
刘华 ;
白志强 ;
郭仲军 ;
丁易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2, (06) :1455-1461
[5]   云南引种印楝实生种群的表型变异 [J].
彭兴民 ;
吴疆翀 ;
郑益兴 ;
张燕平 ;
李根前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2, (06) :560-571
[6]   中国思茅松林资源动态研究 [J].
温庆忠 ;
杨晓松 ;
杨子祥 ;
陈晓鸣 ;
赖兴会 ;
丁福红 .
资源科学, 2010, 32 (08) :1621-1626
[7]   川西云杉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 [J].
辜云杰 ;
罗建勋 ;
吴远伟 ;
曹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2) :291-301
[8]   高山松种实性状与生殖适应性 [J].
毛建丰 ;
李悦 ;
刘玉军 ;
刘灏 ;
王晓茹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91-299
[9]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习性研究 [J].
许玉兰 ;
段安安 ;
唐社云 ;
许林红 .
西部林业科学, 2006, (03) :39-42
[10]   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量与种实性状的关系 [J].
朱晓丹 ;
李桐森 ;
刘小珍 ;
孙海燕 ;
周常富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 (02) :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