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产水稻品种生育后期叶片光抑制、光氧化和早衰的关系

被引:45
作者
焦德茂
李霞
黄雪清
季本华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省南通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南京,南京,南通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荧光特性; 光抑制; 光氧化; 早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的 6个高产水稻品种在生育后期 (抽穗—成熟 )自然条件下剑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膜脂过氧化产物及叶绿素 (Chl)衰减的表现 ,结果表明 ,水稻剑叶在衰老过程中叶片的Fv/Fm逐渐下降 ,过剩的光能形成活性氧O2 ·-、H2 O2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 ,导致叶绿素衰减 ,发生光氧化早衰。这种现象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与耐光氧化的粳稻相比 ,对光氧化敏感的籼稻汕优 6 3剑叶的Fv/Fm明显下降 ,活性氧积累多 ,Chl急剧衰减而表现“黄化”早衰 ,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籼稻易于早衰机理与灌浆期温光条件有关。在适温 (2 5℃以上 )晴天 ,PSⅡ反应中心表现可逆失活的动态变化 ,中午强光下籼稻PSⅡ功能有明显的下调和光抑制 ;在低温强光下PSⅡ遭受光破坏 ,表现早衰。这与PSⅡ D1蛋白的降解及内源保护系统叶黄素循环和活性氧清除酶受抑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J].
李霞 ;
焦德茂 ;
戴传超 ;
王守海 ;
吴爽 ;
李成荃 .
作物学报, 2001, (02) :137-143
[2]   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合CO同化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J].
焦德茂 ;
李霞 ;
黄雪清 ;
迟伟 ;
匡廷云 ;
古森本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05) :414-418
[3]   水稻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组合若干株型因子的比较 [J].
程式华 ;
翟虎渠 .
作物学报, 2000, (06) :713-718
[4]   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 [J].
程式华 ;
闵绍楷 .
中国稻米, 2000, (01) :13-16
[5]   C3、c4植物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日变化和对光氧化作用的响应 [J].
林植芳 ;
彭长连 ;
林桂珠 .
作物学报, 1999, (03) :284-290
[6]   杂交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 [J].
段俊 ;
梁承邺 ;
黄毓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2) :139-144
[7]   干旱及活性氧引起小麦膜脂过氧化与脱酯化 [J].
吕庆 ;
郑荣梁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1) :26-30
[8]   植物组织中叶黄素循环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J].
赵世杰 ;
孟庆伟 ;
许长成 ;
韩红岩 ;
邹琦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6) :438-442
[9]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5-57
[10]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violaxanthin de-epoxidation and non-photochemica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n intact leaves of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Malva parviflora L[J] . Planta . 19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