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香气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刘翔
邓冲
侯杰
周其洋
机构
[1]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
酱油; 香气成分; 提取方法; 分析方法; 致香成分; 工艺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64.21 [];
学科分类号
082203 ; 083203 ;
摘要
该文介绍了酱油香气成分的提取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原材料和酿造工艺对酱油香气的影响。其中,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NIST谱库和Wiley谱库定性、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香气稀释分析(AEDA)是确定致香成分最常用的技术;酱油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复杂,致香成分因酱油种类存在异同;制曲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和热处理均会改变香气特征。通过综述酱油香气成分研究进展,以期对国内外深入研究酱油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不同酱醅层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差异 [J].
赵谋明 ;
林涵玉 ;
周朝晖 ;
卢丽玲 ;
陈子杰 ;
冯云子 .
现代食品科技, 2019, 35 (02) :7-16+284
[2]   酱油关键风味物质及其功能与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J].
朱莉 ;
许长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44 (06) :287-292
[3]   不同淀粉质原料对高盐稀态酱油香气品质的影响 [J].
赵谋明 ;
许瑜 ;
苏国万 ;
陈子杰 ;
冯云子 .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34 (06) :130-142
[4]   典型广式酱油与日式酱油的风味物质差异研究 [J].
朱新贵 ;
李学伟 ;
曾小波 .
中国酿造, 2016, 35 (07) :30-35
[5]   白酒风味化学研究进展 [J].
孙宝国 ;
吴继红 ;
黄明泉 ;
孙金沅 ;
郑福平 .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15 (09) :1-8
[6]   HS-SPME-GC-MS/O联用分析酱油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J].
赵谋明 ;
蔡宇 ;
冯云子 ;
崔春 ;
赵海峰 .
现代食品科技, 2014, 30 (11) :204-212
[7]   食品风味化学-食品科学研发之利器 [J].
宋焕禄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5 (10) :3071-3072
[8]   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J].
高献礼 ;
赵谋明 ;
崔春 ;
曹鸣凯 ;
李丹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10) :117-123
[9]   耐盐酵母添加对高盐稀态酱醪风味成分的影响 [J].
曹小红 ;
张艳 ;
鲁梅芳 ;
王春玲 ;
张斌 ;
石瑜 ;
李松耀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 (03) :57-59
[10]  
高盐稀态酱油关键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形成机理的研究[D]. 冯云子.华南理工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