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被引:73
作者
鄢燕
张建国
张锦华
范建容
李辉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佛山大学地理系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四川雅安,四川成都,广东佛山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 高山草甸土; 高寒草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矮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及紫花针茅草原是那曲地区主要的草地类型,通过对其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1)这三类植物群落的地下生物量表现为总的T字形趋势下的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0~10cm的草皮层中,而且不同的退化草地,其地下的生物量也不同;(2)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密切相关,相关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越大,地上生物量就越高。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变化显著;(3)在高山草甸土中,矮嵩草草甸的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的有机质,全N,碱解N的含量及土壤的容重呈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4)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是植物长期适宜高寒生境条件的结果和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麦/玉米间作作物根系与根际微环境的交互作用 [J].
郝艳茹 ;
劳秀荣 ;
孙伟红 ;
彭少麟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18-22
[2]   长白山不同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地下C贮量的调查 [J].
杨丽韫 ;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204-209
[3]   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地下/地上生物量的研究 [J].
张娜 ;
梁一民 .
草业学报, 2002, (02) :72-78
[4]   植被根系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鹏 ;
赵忠 ;
李占斌 ;
王乃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2) :26-32
[5]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 [J].
王启基 ;
王文颖 ;
邓自发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3) :31-34+36-39
[6]   高寒草甸植物地下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周转值分析 [J].
李英年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1) :37-39+43
[7]   土壤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J].
梁银丽,陈培元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3) :255-262
[8]  
中国嵩草草甸.[M].周兴民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9]  
西藏自治区草地资源.[M].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畜牧局 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
[10]  
西藏那曲地区土地资源.[M].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农牧局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