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雨养农业覆膜体系及其土壤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36
作者
蒋锐
郭升
马德帝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作物产量; 土壤环境; 养分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养分迁移转化; 西北地区;
D O I
10.13930/j.cnki.cjea.170760
中图分类号
S316 [保护地栽培];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覆膜技术作为一项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在中国西北地区雨养农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地膜覆盖体系关于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转化和迁移以及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旱地雨养农业发展和完善覆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玉米、小麦和马铃薯覆膜处理增产显著,其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6.2%、37.1%和29.8%;同时,增产受到覆膜方式影响,全覆膜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玉米、小麦和马铃薯平均产量分别比半覆膜处理高30.0%、5.1%和26.4%。覆膜下玉米、小麦与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不覆膜处理高42.8%、10.9%和92.8%。覆膜处理影响硝酸盐在土体的空间分布,硝酸盐在膜下出现表聚现象;同时覆膜能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溶损失,降低氨挥发。但关于覆膜下反硝化过程的研究结论不一,还需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覆膜对有机碳的影响与气候、土壤、作物、覆膜年限等有关,其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另外,覆膜增加了农田土壤微生物量,改变土壤物理性状。尽管覆膜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其对生态环境却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比如"奢侈耗水"现象,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有机质耗竭,农膜残留等问题。因此,进一步系统研究覆膜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完善覆膜技术体系与应用,全面评估覆膜体系的生态环境影响,对其在中国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0 条
[1]   地表覆盖对玉米籽粒氮素积累和干物质转移“源-库”过程的影响 [J].
朱琳 ;
李世清 .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 (13) :2528-2537
[2]   黄土旱塬垄作覆膜栽培土壤水分及温度变化研究 [J].
朱伟 ;
黎晓 ;
李会杰 ;
李明 ;
蒋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06) :32-40
[3]   旱作地膜覆盖农田土壤有机碳平衡及氮循环特征 [J].
李小刚 ;
李凤民 .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 (23) :4630-4638
[4]   土壤微生物在植物获得养分中的作用 [J].
沈仁芳 ;
赵学强 .
生态学报, 2015, 35 (20) :6584-6591
[5]   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J].
高玉红 ;
吴兵 ;
姜寒玉 ;
温小刚 ;
牛俊义 ;
冯启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04) :30-35+40
[6]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膜连作玉米产量的水分承载时限研究 [J].
谢军红 ;
柴强 ;
李玲玲 ;
张仁陟 ;
牛伊宁 ;
罗珠珠 ;
蔡立群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5, (08) :1558-1568
[7]   华北旱地覆膜对春甘薯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效应 [J].
刘胜尧 ;
张立峰 ;
贾建明 ;
范凤翠 ;
石玉芳 ;
李志宏 .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 (03) :287-292
[8]   覆膜和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温度、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J].
王秀康 ;
李占斌 ;
邢英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 (04) :884-897
[9]   农田地膜污染与防治对策 [J].
李治国 ;
周静博 ;
张丛 ;
姜建玲 .
河北工业科技, 2015, 32 (02) :177-182
[10]   基于改进AquaCrop模型的覆膜栽培玉米水分利用过程模拟与验证 [J].
杨宁 ;
孙占祥 ;
张立桢 ;
郑家明 ;
冯良山 ;
李开宇 ;
张哲 ;
冯晨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S1) (S1) :1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