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农村互助养老的合作生产何以可能——内生需求和外部激励的必要性
被引:37
|作者:
丁煜
[1
]
朱火云
[2
]
周桢妮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2]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
合作生产;
合作动机;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成长基因来自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基层治理的创新,但在典型特征上与合作生产模式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随着全国的复制推广,农村互助养老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未能有效构建起合作生产行为的发生机制。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合作生产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村老年人的内生性需求与表达性需求存在矛盾,利他和利己参与动机均不明显;供给型互助养老模式回应性不足,容易滑向低效率陷阱,并养成其他行为主体的服从和依赖;村庄精英虽然更具政治效能感且有能力将自上而下的政府动员转化为自下而上的榜样力量,但其示范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应给予基层政府更多的自主权,通过"上下共管"提供更具回应性的互助养老服务;在政府承担农村互助养老主导责任的同时,充分发挥村庄精英的示范激励作用;将农村幸福院发展成为福利资源吸纳和辐射的组织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