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黄檗种群数量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20
作者
宋超 [1 ]
余琦殷 [1 ]
于梦凡 [1 ]
邢韶华 [1 ]
刘润泽 [2 ]
曲宏 [2 ]
黄三祥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2]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关键词
黄檗;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静态生命表; 分布格局;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5.0295
中图分类号
S792.31 [黄檗];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为我国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北京地区黄檗多散生于阔叶林中,数量稀少,为了解北京地区黄檗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促进种群扩繁,在北京百花山、松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共设置了12个20 m×20 m的样地,从种群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空间分布格局等3个方面分析了黄檗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黄檗幼龄期个体数较多,中龄期个体数相对稳定,老龄期个体数量稀少,倒"J"的径级结构表明黄檗种群总体属于增长型种群;但局部小种群的径级结构组成比例差异很大。2)在整个黄檗种群的静态生命表中有3个死亡率高峰,第一个是从幼树阶段至小树阶段,第二个是从小树阶段至大树阶段,第二阶段死亡率最高,第三个是大树阶段的末期;3)黄檗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受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种群发展过程中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因此,调整局部种群的径级结构,采取促进黄檗小树集群分布的措施是促进其种群扩大的重要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3040 / 30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杜松种群结构与动态 [J].
张亚芳 ;
李登武 ;
王梅 ;
刘盼 .
林业科学, 2015, 51 (02) :1-10
[2]   三岔子林区黄檗野生种群资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J].
王洪武 .
吉林林业科技, 2015, 44 (01) :28-30
[3]   海南岛热带天然针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J].
张俊艳 ;
成克武 ;
臧润国 .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02) :129-140
[4]   长白山黄檗种群结构 [J].
易雪梅 ;
张悦 ;
姬兰柱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9) :2257-2262
[5]   黄檗研究现状与展望 [J].
赵丽 ;
杨光东 ;
廉美兰 ;
高日 .
北方园艺, 2013, (15) :212-214
[6]   七虎林林场黄檗野生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J].
徐景海 .
防护林科技, 2013, (03) :30-31
[7]   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数量动态 [J].
张兴旺 ;
张小平 ;
郭传友 ;
丁建华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5) :493-499
[8]   珍稀濒危植物长蕊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 [J].
袁春明 ;
孟广涛 ;
方向京 ;
柴勇 ;
李贵祥 ;
蔺汝涛 ;
王骞 ;
李品荣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866-3872
[9]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J].
陈志阳 ;
杨宁 ;
姚先铭 ;
田小梅 ;
杨满元 .
生态学报, 2012, 32 (07) :2158-2165
[10]   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 [J].
祝燕 ;
白帆 ;
刘海丰 ;
李文超 ;
李亮 ;
李广起 ;
王顺忠 ;
桑卫国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2) :25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