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东部岩溶洼地谷地内涝特征与治理规划

被引:12
作者
李庆松
李兆林
裴建国
覃小群
易连兴
梁茂珍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内涝; 地质条件; 排洪隧道; 溶洼成库; 广西马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马山东部约94%的面积为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洼地谷地发育,且封闭性好,内涝频繁发生。据调查,全区经常性发生内涝的洼地谷地多达170余处,受涝面积大于2.1万亩,内涝具有周期性、多发性,以及分布面广、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统计表明,本区内涝发生少者每年1~2次,多者可达5~7次,内涝淹没时间长的可达1~2个月。分析认为,持续的强降雨、封闭的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道排水不畅和洼地谷地远离排泄基准面等,是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剖析加芳、古寨、古零等洼地谷地已有治涝工程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地理地质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存在地表排泄基准面的地区宜实施排洪隧道工程治理、对无排泄基准面的洼地谷地区宜修建溶洼成库的洪涝治理方案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态环境破坏对岩溶洼地内涝的影响——以马山古寨乡为例 [J].
裴建国 ;
李庆松 .
中国岩溶, 2001, (04) :52-55
[2]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M].曹建华[等]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编];.地质出版社.2005,
[3]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研究.[M].光耀华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广西通志.[M].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郑久粲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5]  
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M].邹成杰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6]  
岩溶环境学.[M].袁道光;蔡桂鸿著;.重庆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