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万象盆地通芒地区盐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15
作者
李善平 [1 ,2 ]
马海州 [1 ]
山发寿 [1 ]
高东林 [1 ]
王明祥 [1 ,2 ]
唐启亮 [1 ]
程怀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万象盆地; 盐构造; 成因机制; 差异负载; 构造挤压; 重力作用; 浮力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万象坳陷盆地腹地通芒地区古新世—始新世沉积了巨厚的膏盐岩,塔贡组下盐层钾镁盐矿体呈盐构造,钾镁盐矿体与上覆碎屑岩之间整合接触,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的强烈挤压与差异载荷等作用下,形成通芒地区狭长形隆起的盐背斜构造。研究表明通芒地区盐构造的成因受多重作用影响,差异负载是通芒地区盐构造初始形成时的动力来源,盐上盖层快速沉降是盐构造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强烈的区域挤压作用促进了差异负载、重力作用与浮力作用的进一步发展,所形成的构造样式相对较简单,以发育盐构造初期的盐枕及盐背斜为主。盐构造对于研究钾镁盐体的成因、运动规律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莱州湾凹陷垦利11区盐构造特征及成藏分析 [J].
孙和风 ;
周心怀 ;
彭文绪 ;
王德英 ;
彭刚 .
海洋石油, 2007, (03) :46-50
[2]   潜江凹陷王场盐构造的油气成藏特征 [J].
唐文旭 ;
陈凤玲 ;
范传军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4) :385-387
[3]   盐在变形中的作用:库车坳陷与东濮坳陷盐构造对比研究 [J].
陈书平 ;
汤良杰 ;
漆家福 ;
屈东萌 ;
孙萌思 .
地质学报, 2007, (06) :745-754
[4]   老挝万象地区基础地质调研的主要进展 [J].
严城民 ;
朱延浙 ;
吴军 ;
冯明刚 .
地球学报, 2006, (01) :81-84
[5]   含油气盆地盐构造研究进展 [J].
汤良杰 ;
余一欣 ;
陈书平 ;
万桂梅 ;
金文正 .
地学前缘, 2005, (04) :375-383
[6]   大湄公河次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J].
李兴振 ;
刘朝基 ;
丁俊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4) :13-20
[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J].
邬光辉 ;
王招明 ;
刘玉魁 ;
张宝收 .
地质论评, 2004, (05) :476-483
[8]   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J].
邬光辉 ;
刘玉魁 ;
罗俊成 ;
汪海 ;
雷刚林 ;
高辉 .
地球学报, 2003, (03) :249-253
[9]   库车前陆褶皱带盐相关构造样式 [J].
汤良杰 ;
贾承造 ;
皮学军 ;
陈书平 ;
王子煜 ;
谢会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38-46
[10]   与盐构造相关的流体流动和油气运聚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学前缘, 2001, (04) :34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