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汞和退汞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综合应用探讨

被引:32
作者
鲁洪江
邢正岩
王永诗
机构
[1] 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储集层,评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1997.02.009
中图分类号
TE34 [油田开发(油藏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从毛管压力的产生机理,得出压汞曲线反映喉道特征,退汞曲线反映孔隙特征的原理。提出似孔喉比(λ)概念,并按似孔喉比的大小及受其控制曲线的综合形态将储层分为三类:Ⅰ类(λ<15)、Ⅱ类(15<λ<25)、Ⅲ类(λ>25)。据排驱压力、最大进汞饱和度等参数将每类又分出三个亚型,共九个亚型。综合评价将储层划分为五个等级,对确定合理经济的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2]  
油层物理.[M].罗蛰谭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
[3]   砂岩储集岩的分类与评价 [J].
王允诚 ;
杨宝星 ;
黄仰洲 .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4) :293-298+324
[4]   孔隙结构在储层分类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J].
张芳洲 ;
安光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5) :52-61
[5]   水银退出效率与岩石孔隙结构的关系 [J].
罗蛰潭 ;
王允诚 .
石油实验地质, 1980, (02)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