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AD386——534)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一人文景观

被引:30
作者
侯甬坚
周杰
王燕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北魏(AD386—534); 大夏国(AD407—431); 统万城; 鄂尔多斯高原; 荒漠草原景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使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北魏时期(AD386-534)历史文献记录进行断代考证研究,参用研究精度较高的第四纪地质实验分析资料,围绕鄂尔多斯高原景观问题按地理要素展开探讨,取得的结果是本时段内库布齐沙漠沙深,面积广大,毛乌素沙地已有风成沙丘,植被不丰,干燥气候条件下多个季节仍有雨雪冷湿天气,高原上呈现沙草并存的荒漠-荒漠草原景观,居住其上的人民在套上黄河支流发育地段务农,牧民和载畜量由北向南增多,东南缘边最为集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关于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问题 [J].
牛俊杰 ;
赵淑贞 .
中国沙漠, 2000, (01) :68-71
[2]   青土湖近6000年来沉积气候记录研究——兼论四五世纪气候回暖 [J].
王乃昂 ;
李吉均 ;
曹继秀 ;
蔡为民 .
地理科学, 1999, (02) :24-29
[3]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 [J].
孙继敏,丁仲礼,刘东生,袁宝印,刘嘉麟 .
第四纪研究, 1995, (02) :117-122
[4]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 [J].
陈渭南 ;
高尚玉 ;
邵亚军 ;
张会玲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3, (01) :39-54
[5]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J].
董光荣 ;
李保生 ;
高尚玉 ;
吴正 ;
邵亚军 .
地理学报, 1983, (04) :341-347+450
[6]   统万城城址勘测记 [J].
戴应新 .
考古, 1981, (03) :225-232+297
[7]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J].
侯仁之 .
文物, 1973, (01) :35-41
[8]  
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M].《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编辑组编;.学苑出版社.2000,
[9]  
水经注校释.[M].[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M].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魏坚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