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山东种群与江苏种群杂交及自繁子代的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5
作者
董迎辉 [1 ,2 ]
林志华 [1 ]
柴雪良 [2 ]
陆荣茂 [2 ]
肖国强 [2 ]
刘保忠 [3 ]
机构
[1]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2]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文蛤; 杂交; 遗传差异; 地理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利用fAFLP技术研究了文蛤山东种群与江苏种群的杂交子代(SJ,JS)和自繁子代(SS,JJ)群体的遗传差异。3对荧光引物组合在4个F1群体96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55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高达97.65%。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信息指数显示,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大小依次为SJ>SS>JS>JJ,而且两杂交组的变异度都大于自繁组,说明杂交增加了文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程度。fAFLP扩增位点分析表明,SJ和JS的显性基因频率有所增加,并且正、反杂交群体在遗传结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特征。从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来看,JS与JJ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6 1),而与SS间的遗传相似性为0.945 0;SJ与SS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50 2,与JJ群体间为0.925 4;SJ群体与JS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0.907 5)。在依据群体间相对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树上,JS与JJ间的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在一起,SJ与SS间亲缘关系较近,也能聚为一支,但明显可以看出正交组合SJ与其它3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综合分析表明,文蛤地理种群杂交增加了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正、反交群体在遗传结构上都明显地偏向母本,正交组合SJ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变异度最大,这与其在生长速度上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可能有直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57 / 5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J].
李家乐 ;
董志国 ;
郑汉丰 .
水产学报, 2007, (06) :848-852
[2]   海湾扇贝杂交后代的微卫星鉴定 [J].
秦艳杰 ;
刘晓 ;
张海滨 ;
张国范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4) :672-677
[3]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与华贵栉孔扇贝(C.nobilis)远缘杂交子代的胚胎发生及幼虫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J].
孙长森 ;
包振民 ;
王师 ;
战爱斌 ;
汪小龙 ;
胡景杰 .
海洋与湖沼, 2007, (03) :227-233
[4]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子一代与其双亲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何斌 ;
杨爱国 ;
王清印 ;
刘志鸿 ;
周丽青 .
海洋水产研究, 2006, (05) :23-27
[5]   不同花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ITS2分析 [J].
李太武 ;
张安国 ;
苏秀榕 ;
李成华 ;
刘保忠 ;
林志华 ;
柴雪良 .
海洋与湖沼, 2006, (02) :132-137
[6]   关于贝类遗传改良几个问题的讨论 [J].
张国范 ;
刘晓 .
水产学报, 2006, (01) :130-137
[7]   文蛤三个野生种群的生化遗传变异 [J].
薛明 ;
杜晓东 ;
黄荣莲 ;
王庆恒 .
海洋通报, 2006, (01) :38-43
[8]   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及其种间杂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的ISSR分析 [J].
刘广绪 ;
包振民 ;
胡景杰 ;
王师 ;
姚冰 ;
战爱斌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1-75
[9]   杂色鲍日本群体与台湾群体杂交的初步研究 [J].
游伟伟 ;
柯才焕 ;
蔡明夷 ;
王志勇 ;
王艺磊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701-705
[10]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J].
杨爱国 ;
王清印 ;
刘志鸿 ;
周丽青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