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盘龙刺对肝肾不足证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17
作者
韩琳 [1 ]
苏秀贞 [1 ,2 ]
张中原 [2 ]
刘颖 [2 ]
魏忠祥 [1 ]
张庆兰 [1 ]
张俊萍 [1 ]
王晨曦 [2 ]
苏全德 [2 ]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潍坊市中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盘龙刺; 穴,夹脊; 运动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RCT);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210605-0001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比较夹脊盘龙刺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8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9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49例,剔除1例)。西药组口服多巴丝肼片,首周每次125 mg,每日3次,第2周开始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剂量,直至每次250 mg,每日3次,连续口服16周。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取C2~L5夹脊穴行夹脊盘龙刺,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1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评价两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UPDRS-Ⅳ)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除西药组PDQ-39评分外,两组UPDRS-Ⅲ、UPDRS-Ⅳ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5/48),低于西药组的29.2%(14/48,P<0.05)。结论:夹脊盘龙刺联合西药治疗PD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芒针断续波交替针刺“腹四穴、骶四穴”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J].
赵小康 ;
郭燕军 ;
刘安国 .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29 (11) :39-42
[2]   火针颅底穴配合体针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27例 [J].
陈鹏 ;
刘慧林 ;
王少松 ;
付渊博 ;
张涛 ;
袁芳 ;
侯学思 ;
程海英 .
中国针灸 , 2021, (01) :71-72
[3]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概况 [J].
高美茸 ;
田丹丹 ;
吴玉梅 .
山东中医杂志, 2020, 39 (09) :1017-1021
[4]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临床研究述评 [J].
马喆 ;
陈奕奕 ;
刘慧荣 ;
高崚 ;
黄艳 ;
马晓芃 ;
季亚婕 ;
王珂 ;
吴璐一 ;
王照钦 ;
吴焕淦 .
上海针灸杂志, 2020, 39 (07) :943-954
[5]   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J].
李昆珊 ;
徐世芬 ;
李璟 ;
程玲 ;
李国娜 ;
戴明 ;
王照钦 ;
马晓芃 ;
刘慧荣 ;
马喆 ;
吴焕淦 .
上海针灸杂志, 2020, 39 (12) :1564-1569
[6]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38例 [J].
盛刚 ;
郭珍 .
西部中医药, 2018, 31 (10) :108-110
[7]   张春红教授蟠龙刺治疗老年特发性震颤经验 [J].
武明霞 ;
方依依 ;
鲁海 .
河北中医, 2018, 40 (06) :808-811
[8]   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药物的研究进展 [J].
陈宗元 ;
黄春丽 ;
官检发 ;
彭必新 .
海峡药学, 2018, 30 (03) :48-50
[9]   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J].
张敏 ;
朱海清 ;
鲍智颖 ;
胡军 ;
张志广 ;
钟东文 ;
饶贵优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 (01) :62-64
[10]   针刺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多巴胺神经元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J].
冯琬迪 ;
王媛媛 ;
盖聪 ;
马浩洁 ;
孙红梅 ;
冯婧 ;
高誉珊 ;
张淑静 ;
许红 ;
郭振宇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40 (03) :24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