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品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文秀 [1 ]
王颖 [1 ]
秦建明 [2 ]
董志文 [3 ]
王金霞 [4 ]
吴玉峰 [5 ]
白东升 [6 ]
郭世华 [1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
[3]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教院
[4] 包头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5] 包头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
[6]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良种场
关键词
春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方差;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客观评价小麦品系的主要性状,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提供依据,对3份较为稳定品系的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系的产量均比对照(永良4号)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分别为:芒长(0.254)>主茎穗长(0.189)>有效分蘖数(0.171)>结实小穗数(0.122)>单穗粒数(0.111)>不孕小穗数(0.109)>单穗粒重(0.032)>株高(-0.040)>韧度(-0.063)>千粒重(-0.216)>粒径(-0.620)。籽粒硬度、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容重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只有株高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品系07-1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分子标记与小麦品质改良.[M].郭世华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小麦营养品质及其改良的研究进展 [J].
孟超敏 ;
姬俊华 ;
郑跃进 ;
张晓东 .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1) :9-11
[3]   春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J].
宋志伟 ;
杨首乐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5) :174-176
[4]   小麦品种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J].
王浩 ;
刘志勇 ;
马艳明 ;
王威 ;
白玉亭 ;
颜国荣 ;
宋羽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S1) :1-4
[5]   杂种小麦SDS沉淀值和干、湿面筋含量的数量遗传分析 [J].
陈后庆 ;
孙长森 ;
丁永辉 ;
王伟 ;
李韬 ;
顾世梁 ;
徐辰武 .
扬州大学学报, 2005, (03) :58-61
[6]   春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J].
刘国权 ;
张得栋 .
甘肃科技纵横, 2004, (01) :51-52
[7]   新引进澳大利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分析 [J].
刘三才 ;
李为喜 ;
朱志华 ;
杨庆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06) :73-75
[8]   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发展方向 [J].
陈孝 ;
王光瑞 .
植物杂志, 2000, (06) :16-17
[9]   1996~1999年江苏省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分析初报 [J].
袁建 ;
杨晓蓉 ;
汪海峰 ;
郭志刚 ;
蒋小平 ;
顾雅贤 ;
戴波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6) :21-24
[10]   小麦品质性状与我国小麦品质的改良途径附视频 [J].
程国旺 ;
马传喜 .
粮油食品科技, 1999, (05)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