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药理学的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14
|
作者
陈瑾 [1 ]
刘传鑫 [1 ]
杨培 [1 ]
曾琪 [1 ]
陈敏 [1 ]
雷仲夏 [1 ]
詹雪艳 [1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雷公藤; 甘草; 类风湿性关节; 系统药理学; 靶点; 通路;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研究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和文献搜索,建立雷公藤配伍甘草化学成分库。运用DRAR-CPI、中医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等在线预测网站,预测成分靶标,并与疾病靶标取交集得到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标。通过作用靶标反向筛选潜在活性成分,并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手段对活性成分进行验证。利用GeneMANIA数据库搜索间接靶标并利用蛋白互作筛选关键靶标,采用分子对接技术(SystemsDock)对潜在活性成分和关键靶标进行匹配,验证前期靶标筛选的可靠性以及反向药效团匹配的正确性。通过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KEGG)生物学注释分析关键作用通路,探讨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结果共得到33个化学成分和47个潜在靶标,其中32个成分31个靶标和35条通路与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密切关系,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白介素(IL)-17信号通路、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等炎症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与免疫相关的通路。结论雷公藤配伍甘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通过炎症与免疫调节等多条途径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705 / 17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1]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策略
    解静
    高杉
    李琳
    徐一兰
    高树明
    于春泉
    [J]. 中草药, 2019, 50 (10) : 2257 - 2265
  • [2] 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朱光昭,韩晓晨,王翰洲,杨豫正,高扬,王海隆.中国中药杂志. 2019(15)
  • [3] 基于BATMAN-TCM在线分析平台研究牛黄药理机制
    马颖
    程紫嫣
    王博龙
    [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6 (01) : 89 - 97
  • [4] ANCA、IL-1、IL-6、TNF-α四项检测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舒碧莹
    蒋麒俊
    蔡枫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0 (04) : 448 - 452
  • [5]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杨释岑
    刘志强
    刘和波
    王博龙
    [J]. 中国药房, 2018, 29 (19) : 2656 - 2661
  • [6] 传统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状
    杨亚丽
    韩璐
    乔雪
    田慧苹
    李玳
    白长财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 14 (09) : 100 - 103
  • [7] 雷公藤MCT基因RNAi对雷公藤萜类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影响
    宋雅迪
    赵瑜君
    陈上
    胡添源
    张睿
    王家典
    卢鋆
    王秀娟
    高伟
    黄璐琦
    [J]. 药学学报, 2018, 53 (08) : 1209 - 1214
  • [8]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熊果酸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杨欣
    李亚辉
    钱海兵
    杨长福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 24 (18) : 207 - 214
  • [9] 瓜蒌中三萜及其苷类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鄢海燕
    邹纯才
    [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8, 45 (04) : 288 - 294
  • [10] 雷公藤配伍甘草降低肝毒性的代谢通路探讨
    马致洁
    章从恩
    唐进法
    赵小梅
    董捷鸣
    赵奎君
    王伽伯
    肖小河
    [J]. 药学学报, 2017, 52 (07) : 1077 -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