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云微物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26
作者
迟竹萍
龚佃利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降雪过程; 数值模拟; 水汽条件; 冰相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1 [];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SU/NCARMM5V3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5年2月14—16日山东连续性降雪过程进行了数值预报,模拟的降雪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Reisner混合冰相过程计算的云水、雨水、冰晶、雪晶等比含水量数值,对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不同发展阶段微物理参数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南海的西南急流和低层的东南风水汽输送,850hPa中尺度切变线的维持和低涡的发生、发展,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宏观条件;模拟的运动场和微物理场的时空演变表明,垂直运动是水汽凝结、冻结和冰粒子碰并和“蒸-凝增长”的运动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华北地区“12·7”降雪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维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387-401
[2]   用MM5模式Reisner霰方案对华南暴雨的数值模拟 [J].
孙晶 ;
王鹏云 .
气象, 2003, (04) :10-14
[3]   层状云人工增雨机制、条件和方法的探讨 [J].
胡志晋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S1) :10-13
[4]   中尺度模式湿物理过程和物理初始化方法 [J].
刘奇俊 ;
胡志晋 .
气象科技, 2001, (02) :1-10
[5]   北疆冬季降水的中小尺度结构与人工增水作业潜力和自然条件探讨 [J].
刘玉宝 ;
游来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0, (02) :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