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7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25
|
作者
施国文 [1 ]
李焰生 [1 ]
林岩 [1 ]
徐群 [1 ]
耿介立 [1 ]
孙亚蒙 [1 ]
陈莺 [1 ]
潘元美 [1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患病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370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症状特点。方法采用病例登记连续观察的研究方法,对370例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能正常交流并完成检查的患者进行观察。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和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HAMD评分≥17分)。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17.0%,PSD组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为31.7%,显著高于非PSD组的19.5%(P<0.05)。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88.9%,PSD的临床症状以阻滞、焦虑/躯体化障碍、睡眠障碍多见。轻度抑郁症状亚组中阻滞因子评分最高,而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中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最高。中-重度抑郁症状亚组的焦虑/躯体化、体重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轻度抑郁症状亚组(P值均<0.05)。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且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多见。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脑卒中后抑郁与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蒋仙国
    李焰生
    林岩
    徐群
    施国文
    耿介立
    孙亚蒙
    陈莺
    [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 17 (05) : 505 - 509
  • [2]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识别
    潘小平
    [J]. 中国卒中杂志, 2008, (09) : 632 - 633
  • [3] 卒中后抑郁
    张威
    丁素菊
    [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 (04) : 312 - 314
  • [4] 老年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宋文娟
    吴俊
    高春
    马莉
    尚卓
    石颖
    [J]. 实用老年医学, 2008, (01) : 36 - 39
  • [5] 以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症(附200例报道)
    朱培俊
    汤庆平
    王苑华
    朱培林
    张静
    [J]. 上海医学, 2007, (08) : 624 - 625
  • [6] 中风后抑郁74例分析
    何小英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0, (01) : 44 - 45
  • [7]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 [8] Poststroke depression
    Dafer, Rima M.
    Rao, Murah
    Shareef, Aisha
    Sharma, Aparna
    [J]. 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2008, 15 (01) : 13 - 21
  • [9] The Italian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DESTRO)[J] . St. Paolucci,C. Gandolfo,L. Provinciali,R. Torta,V. Toso.Journal of Neurology . 2006 (5)
  • [10] Post stroke depressio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J] . Ellen M Whyte,Benoit H Mulsant.Biological Psychiatry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