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程度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赵志平
吴晓莆
李果
李俊生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西南干旱; 湿润指数; 净初级生产力; Glo PEM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4 ;
摘要
2009—2011年,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极端干旱气候影响。利用1980—2011年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和基于光能利用率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Glo PEM,研究了2009—2011年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过程和程度及其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2009—2011年西南地区年均降水量和湿润指数明显低于1980—2008年均值。受干旱气候影响,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比2001—2011年均值低12.55 g C m-2a-1,总计低0.017 Pg C/a,造成的碳损失约占我国总碳汇的7.91%。2001—2011年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蒸散量变化显著相关(R2=0.44,P<0.05),而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变化过程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蒸散量不同步,可能是由于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功能,导致土壤湿度变化滞后于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变化,从而使降水量变化过程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不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利用MODIS/EVI数据分析干旱对西南地区植被的影响(英文) [J].
张景华 ;
姜鲁光 ;
封志明 ;
李鹏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2, 3 (01) :43-49
[2]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在应对西南干旱中的作用 [J].
杞金华 ;
章永江 ;
张一平 ;
刘玉洪 ;
杨秋云 ;
宋亮 ;
巩合德 ;
鲁志云 .
生态学报, 2012, 32 (06) :1692-1702
[3]   2010年中国西南旱情的时空特征分析——基于MODIS数据归一化干旱指数 [J].
白开旭 ;
刘朝顺 ;
施润和 ;
高炜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 14 (01) :32-40+48
[4]   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
徐联 .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2) :201-203
[5]   西南地区近年特大干旱灾害的启示与对策 [J].
马建华 .
人民长江, 2010, 41 (24) :7-12
[6]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干旱遥感监测及其影响评估 [J].
李强子 ;
闫娜娜 ;
张飞飞 ;
常胜 ;
吴炳方 .
地理学报, 2010, 65 (07) :771-780
[7]   西南地区严重旱灾的人为因素初探 [J].
穆兴民 ;
王飞 ;
冯浩 ;
张睿 ;
鲁向晖 ;
高鹏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2) :1-4
[8]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黄耀 .
中国基础科学, 2010, (02) :20-22+65
[9]   近60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特点和情势分析 [J].
顾颖 ;
刘静楠 ;
林锦 .
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1 (01) :71-74
[10]   干旱影响石漠化地区植被生长的遥感观测 [J].
倪雪波 ;
刘荣高 ;
王世杰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2)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