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图像的土壤孔隙结构三维重建及水力学性质预测

被引:31
作者
程亚南 [1 ,2 ]
刘建立 [1 ]
吕菲 [1 ,2 ]
张佳宝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土壤; 核磁共振; 水力学; CT; 孔隙结构; 三维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孔隙结构对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机制,该文利用黄淮海平原原状潮土CT扫描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分析和计算机重建技术对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根据图像分析获得的孔隙大小分布和连通性等形态学参数建立了用于描述孔隙尺度结构特征对水分运动影响机制的网络模型,据此预测了样本尺度(样本体积为385.84cm3)的土壤水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水力学性质和实测值基本吻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的决定系数达0.94以上。结果表明相关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孔隙尺度的水分运动过程,可用于预测土壤的非饱和水力学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利用随机网络模型和CT数字图像预测近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J].
吕菲 ;
刘建立 ;
张佳宝 ;
张均华 ;
李慧霞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6) :18-21
[2]   土壤结构定量化研究进展 [J].
周虎 ;
吕贻忠 ;
李保国 .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501-506
[3]   基于序列图像的土壤孔隙网络模型构建 [J].
相方园 ;
王正 ;
孟祥磊 ;
张强 .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4) :20-23
[4]   土壤孔隙网络模型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J].
相方园 .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48 (04) :974-978
[5]   利用CT数字图像和网络模型预测近饱和土壤水力学性质 [J].
吕菲 ;
刘建立 ;
何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10-14
[6]   孔隙网络模型在土壤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吕菲 ;
刘建立 .
水科学进展, 2007, (06) :915-922
[7]   预测土壤水力性质的形态学网络模型应用研究 [J].
刘建立 ;
徐绍辉 ;
刘慧 ;
郭飞 .
土壤学报, 2004, (02) :218-224
[8]   土壤水力性质确定方法研究进展 [J].
徐绍辉 ;
刘建立 .
水科学进展, 2003, (04) :394-401
[9]   CT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 [J].
冯杰 ;
郝振纯 .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611-617
[10]   用于研究土壤孔隙三维结构的连续数字图像的制备 [J].
李德成 ;
BRUCE VELDE Laboratoire de Gé ologe ;
JEAN-FRANCOI DELERUE ;
张桃林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