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

被引:176
作者
徐飞 [1 ]
闵勇 [1 ]
陈磊 [1 ]
陈群 [1 ]
胡伟 [1 ]
张玮灵 [1 ]
王小海 [2 ]
侯佑华 [2 ]
机构
[1]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2]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电–热联合系统; 风电并网;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4.29.007
中图分类号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为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需求,亟需提高能源系统大时空范围的优化配置能力。储能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研究一般集中在电力系统的范畴内。该文跳出电力系统范畴,在电–热联合系统的层面总结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匹配问题。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物理特性的优势,提高能源系统大时空范围优化配置能力。联合系统中含有电、热2种能量形式,特性差异很大。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是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包含大容量储热的电–热联合系统的动静态数学模型,不同应用场景下储热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包含电、热2种能量形式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和综合能量管理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063 / 50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基于电锅炉的热电厂消纳风电方案及其国民经济评价 [J].
吕泉 ;
姜浩 ;
陈天佑 ;
王海霞 ;
吕阳 ;
李卫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01) :6-12
[2]   储热技术基础(Ⅱ)——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李永亮 ;
金翼 ;
黄云 ;
叶锋 ;
汪翔 ;
李大成 ;
王彩霞 ;
丁玉龙 .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3, 2 (02) :165-171
[3]   储能技术在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袁小明 ;
程时杰 ;
文劲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14-18
[4]   多时空尺度风电消纳体系初探 [J].
徐乾耀 ;
康重庆 ;
江长明 ;
陈之栩 ;
刘军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01) :28-32
[5]   北方地区冬季利用风电供热的可行性 [J].
杨春伟 ;
刘晓明 .
电工文摘, 2012, (03) :48-49
[6]   电动汽车V2G技术综述 [J].
刘晓飞 ;
张千帆 ;
崔淑梅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2) :121-127
[7]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特性 [J].
张晓晖 ;
陈钟颀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5) :93-98
[8]   盘管式外融冰槽融冰过程试验研究(Ⅰ)——取冷特性 [J].
王宝龙 ;
李先庭 ;
吕先志 ;
张茂勇 .
太阳能学报, 2003, (05) :611-615
[9]  
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中国能源供需格局发展研究[D]. 刘金朋.华北电力大学. 2013
[10]  
考虑调峰因素的风电规划研究[D]. 张宏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