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外周血T淋巴亚群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对临床早期识别神经梅毒的价值分析

被引:0
|
作者
孙冉
机构
[1] 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关键词
神经梅毒; T淋巴亚群; 受试者工作曲线; 曲线下面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9.1 [梅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亚群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在神经梅毒中的早期识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河南省镇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9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累及将其分为神经梅毒组(n=41)与非神经梅毒组(n=57);另将同期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体检的87例健康人纳入健康组,采集3组受试者静脉血,检测对比其CD3+、CD4+、CD8+及CD4+/CD8+之间的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联合检验CD3+、CD4+、CD8+及CD4+/CD8+在神经梅毒患者早期识别中的效能。结果:神经梅毒组的CD3+低于非神经梅毒组与健康组,CD8+高于非神经梅毒组与健康组,且非神经梅毒组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组,CD8+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471、241.513、151.950、186.240,P<0.05);ROC结果显示,CD3+、CD4+、CD8+及CD4+/CD8+联合检测识别神经梅毒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高于四者单独检测的0.866、0.845、0.870、0.71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体内的CD3+、CD4+、CD8+及CD4+/CD8+呈异常表达,四者联合能够早期识别出神经梅毒,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15 / 2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
    陈培琼
    陈名峰
    [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 32 (01) : 7 - 11
  • [2] MRA在神经梅毒不同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陈阳君
    陈祖华
    邵森
    刘永广
    张燕
    [J]. 浙江临床医学, 2022, 24 (07) : 1057 - 1059
  • [3] 伴麻痹性痴呆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指标分析
    丁琦超
    陆悦
    孙旭
    毕晓莹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 39 (06) : 518 - 522
  • [4] 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患者的诊断意义分析.[J].马驰;.中国实用医药.2022, 13
  • [5] 21例神经梅毒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结果分析
    梁波
    陆鹏
    朱正伟
    [J]. 安徽医学, 2022, 43 (05) : 507 - 510
  • [6] 头孢曲松钠对神经梅毒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CXCL13浓度的影响
    蒋洁瑶
    李紫钰
    华云晖
    李子海
    闫宁
    陈韡
    于晓云
    [J].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22, 45 (03) : 242 - 248
  • [7] 梅毒螺旋体黏附素蛋白TP0136不同亚型重组蛋白在神经梅毒患者血清诊断中的应用
    柯吴坚
    冷欣颖
    刘雅慧
    陈嵘祎
    陈征宇
    张晓辉
    王柳苑
    廖玉英
    梁春梅
    陈慧茹
    龙海莹
    吴育娇
    杨立刚
    杨斌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 29 (01) : 1 - 5
  • [8]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陈怀忠
    谢俭
    李伟
    李世慎
    陈娜娜
    朱邦勇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 (04) : 214 - 216
  • [9] 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对艾滋病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
    艾尼瓦尔吾拉木
    帕丽扎提阿不都热依木
    刘晓萱
    马雯婷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01) : 86 - 88
  • [10]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24小时鞘内IgG合成率及IgG指数在脑脊膜血管型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何艳群;许东梅;王雅杰;李晶晶;黄宇明;.中国卒中杂志.202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