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x、SO2和Hg0研究进展

被引:0
作者
潘晓文 [1 ]
张苗 [1 ]
宋捷 [1 ]
李朝兵 [2 ]
赖金平 [2 ]
于洁 [3 ]
机构
[1] 国能九江发电有限公司
[2] 国能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3]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燃煤污染物; NOx; SO2; H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燃煤污染物的排放为环境带来负担,减少燃煤烟气污染是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脱硫脱硝脱汞则是烟气污染控制的重点。综述现有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燃煤烟气污染物研究,介绍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燃煤污染物机理,分析了不同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的放电原理及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空间型介质阻挡放电、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共面型介质阻挡放电、填充型介质阻挡放电和两段式介质阻挡放电;归纳了反应器反应参数、气体成分以及气体间的相互作用对脱除NOx、SO2和Hg0的影响。讨论了催化剂协同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燃煤污染物与单介质阻挡放电脱除污染物的区别。确定高效率脱除NOx、SO2和Hg0的最佳方式。随介质阻挡放电的电压和频率增加,污染物脱除效率呈增加趋势,但频率进一步增加会降低脱除效率。O2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NO和Hg的氧化。微量H2O在高能电子作用下产生OH-和HO2-,从而促进SO2和Hg氧化;但过量H2O会抑制污染物脱除。NH3能促进NO和SO2的氧化。介质阻挡放电通过激活催化剂表面产生电子和空穴,促进NO、SO2和Hg0的氧化,从而具有更优的污染物氧化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21]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D].王东.华北电力大学.2014, 02
[22]  
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相关特性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房新振.山东大学.2013, 11
[23]  
等离子体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研究.[D].李玲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02
[24]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脱除NO_x的研究.[D].柳赟.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09
[25]  
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烟气中NO的实验研究.[D].周志培.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09
[26]  
Mn-Cu/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NO的实验研究.[D].何川.南京理工大学.2010, 08
[27]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锰基催化剂催化氧化去除氮氧化物.[D].李华.昆明理工大学.2009, 03
[28]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脱硫脱硝研究.[D].孙红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10
[29]   Combined effects of pulsed discharge removal of NO, SO2, and NH3 from flue gas [J].
van Veldhuizen, EM ;
Zhou, LM ;
Rutgers, WR .
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1998, 18 (01) :91-111
[30]   Mercury speciation in coal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flue gases [J].
Galbreath, KC ;
Zygarlicke, CJ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6, 30 (08) :242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