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小桥头岩体深源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7
作者
孙志明
李兴振
江新胜
杜德勋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5 [岩石鉴定、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岩浆或构造活动运移至地壳上部的超铁镁质岩、麻粒岩和碱性岩等可视为来自地幔或下地壳的岩石样品,似乎已达成共识。其中,被岩浆侵入并携带上来的这些岩石块体(岩石包体),可为人们认识下部地壳、上地幔的物质组成、生成过程、演化机制以及深部地质作用(岩浆的起源、演变...
引用
收藏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汉诺坝捕虏体麻粒岩锆石年代学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樊祺诚
    刘若新
    李惠民
    李霓
    隋建立
    林卓然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8, (02) : 133 - 137
  • [2] 滇西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何科昭
    何浩生
    蔡红飙
    [J]. 地质论评, 1996, (02) : 97 - 106
  • [3] 汉诺坝玄武岩中高温麻粒岩捕掳体
    樊祺诚
    刘若新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6, (03) : 235 - 238
  • [4] 对于点苍山-石鼓变质带区域划分的意见
    翟明国
    从柏林
    [J]. 岩石学报, 1993, (03) : 227 - 239
  • [5] 女山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与意义
    周新民
    于津海
    徐夕生
    [J]. 科学通报, 1992, (13) : 1198 - 1201
  • [6] 滇西石鼓变质带基本特征
    沙绍礼
    [J]. 岩石学报, 1989, (01) : 78 - 83+97
  • [7] 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喜山期陆内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
    吴海威
    张连生
    嵇少丞
    [J]. 地质科学, 1989, (01) : 1 - 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