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迁移论概述

被引:26
作者
姜春发
朱松年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综合大队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述了构造迁移的涵义、与前人迁移概念的区别、构造迁移论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构造迁移论是以构造运动为研究对象,它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联系起来,建立有序的、动态的运动流的概念。目的在于查明运动轨迹,发掘迁移规律,划分迁移区,寻找全球基本迁移方向,探讨产生构造迁移的地球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建立岩石圈点线面开合演化基本模式,应用迁移规律进行各种地质预测,特别是找矿区预测,开拓地质研究新领域,为地球科学增添新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地构造学概论.[M].车自成;姜洪训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  
板块构造学基础.[M].金性春 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3]  
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甘克文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4]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5]   阿拉善弧形盆地系的构造迁移 [J].
王同和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3) :273-281
[6]   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迁移 [J].
王同和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 (12) :1314-1322
[7]   花岗岩类与构造迁移 [J].
赵春荆 ;
李之彤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8, (01) :35-42
[8]   大兴安岭以西含油气盆地的构造迁移 [J].
王同和 .
石油学报, 1986, (03) :29-37
[9]   中国天山地区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 [J].
李佩基 ;
李嵩龄 ;
张志德 .
地球化学, 1982, (02) :133-142+220
[10]   试论地槽褶皱带的多旋迴发展 [J].
黄汲清 .
中国科学, 1979, (04) :38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