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地区“卡林型”金矿中金的赋存形式

被引:10
作者
朱恺军
张景荣
机构
[1] 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金矿石,化学物相分析,包裹金,“卡林型”金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0.4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矿石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湖南─贵州─带“卡林型”金矿原生矿石中的金主要呈微粒状单质金被包裹于硫化物及以绢云母为主的粘土矿物中,反映了金的矿化作用与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是同时发生的。不同的“卡林型”金矿床之间,由于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其主要载金矿物的种类也不相同。表生氧化带中,载金矿物硫化物和绢云母发生了氧化和分解作用,使矿石中的大部分金转化为游离态形式存在,提高了矿石的可选性。
引用
收藏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烂泥沟金矿金赋存状态及工艺特性研究 [J].
吴秀群 .
黄金, 1992, (06) :11-16
[2]   不可见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J].
毛水和 .
矿物学报, 1990, (01) :66-74+103
[3]   贵州兴仁紫木凼金矿岩石矿物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高德黎 .
贵州地质, 1989, (01) :23-29
[4]   金在热液系统中的搬运和沉淀 [J].
T.M.Seward ;
胡小蝶 .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85, (02) :59-72
[5]  
吉林省矿物研究专辑.[M].陈浩琉;于桂梅等 编.地质出版社.1984,
[6]  
结晶学与矿物学.[M].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教研室 编著.地质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