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条件下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学模型

被引:13
作者
喻梅
高琼
高素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生理生态; 模型; 大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1012 ; 0713 ;
摘要
天气模型中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以天或小时为时间间隔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云量、太阳辐射等天气要素的动态变化时间序列。利用北京地区近30年天气资料进行了模拟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际的天气变化进程相符。生理生态模型描述了净光合速率、气孔传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机理。结合开顶式CO2浓度倍增大豆(Glycine max(L.)Merr.)生长实验,分析了这些生理生态特性在全球变化下的动态响应机制,并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情况下,净光合速率提高45%,其中光量子效率显著增加,而CO2传导系数略有下降;气孔传导度、蒸腾速率下降约30%;水分利用效率随CO2浓度增加几乎呈线性增长,倍增后提高近一倍。
引用
收藏
页码:811 / 8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O2加富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原初光能转换的影响 [J].
张其德 ;
卢从明 ;
冯丽洁 ;
林世青 ;
匡廷云 ;
白克智 .
植物学报, 1996, (01) :77-82
[2]   模拟大气中CO_2浓度对大豆影响的试验 [J].
王春乙 ;
高素华 ;
潘亚茹 ;
白月明 ;
温民 .
生态学报, 1995, (02) :148-154
[3]   大豆光合日变化的不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J].
高辉远 ;
邹琦 ;
程炳嵩 .
大豆科学, 1992, (03) :219-225
[4]   高光效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 [J].
郝乃斌 ;
戈巧英 ;
张玉竹 ;
徐继 ;
张国铮 ;
谭克辉 ;
杜维广 ;
张桂茹 ;
栾晓燕 ;
黄承运 .
大豆科学, 1989, (03) :283-287
[5]   两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il]品种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 [J].
孙广玉 .
大豆科学, 1989, (01) :33-38
[6]   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第2报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光合作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J].
杨文杰 ;
苗以农 .
大豆科学, 1983, (02) :83-92
[7]  
蒸发和蒸散的测定与计算[M]. 气象出版社 , 裴步祥编著, 1989
[8]  
Plant water rela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a review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 Melvin T. Tyree,John D. Alexander.Vegetatio . 1993 (1)
[9]  
Crop responses to CO2 enrichment[J] . H. H. Rogers,R. C. Dahlman.Vegetatio . 1993 (1)
[10]  
CO2 and plants: revisited[J] . Roger C. Dahlman.Vegetatio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