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中生代闪长岩中的深源超镁铁质岩捕虏体及其富硅交代特征

被引:26
作者
陈立辉
周新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超镁铁质岩捕虏体; 壳幔过渡带; 交代作用; 铁铜沟岩体; 莱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山东莱芜铁铜沟岩体中含有大量深源超镁铁质岩捕虏体。橄榄岩捕虏体发育两期交代现象:(i)早期交代以发育粒间单斜辉石和金云母为特征;(ii)晚期交代以发育斜方辉石脉体(含少量斜长石和角闪石)为特征,超镁铁质岩捕虏体的组合特征、矿物学特征、平衡温度及交代特征支持其来源于壳慢过渡带。其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暗示晚期富硅交代与寄主岩的成因有关,反映了该区晚中生代岩石圈深部存在的熔体-岩石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及其动力学含义 [J].
赵俊猛 ;
刘国栋 ;
卢造勋 ;
张先康 ;
赵国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272-282
[2]   岩石样品中43种元素的高分辨等离子质谱测定 [J].
靳新娣 ;
朱和平 .
分析化学, 2000, (05) :563-567
[3]   内蒙古东部早中生代堆积杂岩捕虏体的发现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5) :478-485
[4]   莫霍面,下地壳与岩浆作用 [J].
马昌前 .
地学前缘, 1998, (04) :20-27
[5]   壳-幔过渡带及其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地质意义 [J].
邓万明 ;
钟大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474-2482
[6]   尖晶石在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和亚固相平衡过程中的化学指示——实验研究及在自然岩石中的应用 [J].
李建平 ;
J.Kornprobst ;
A.Provost .
地质学报, 1995, (02) :169-184
[7]   中国上地幔角闪石及其成因意义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马宝林 .
矿物学报, 1992, (04) :353-358+389
[8]   河北邯邢地区角闪闪长岩中地幔纯橄岩包体的发现与研究 [J].
许文良 ;
林景仟 .
地质学报, 1991, (01) :33-41
[9]   邯邢侵入体中幔源超镁铁质岩包体的发现及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J].
黄福生 ;
薛绥洲 .
岩石学报, 1990, (04) :40-45+97
[10]  
中国超镁铁质岩[M]. 地质出版社 , 董显扬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