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燃烧前CO捕集工艺及系统分析

被引:14
作者
柳康
许世森
李广宇
任永强
机构
[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基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燃烧前; 二氧化碳捕集;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合成气; 模拟;
D O 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2632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CO2减排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而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为研究燃烧前CO2捕集系统关键技术,以华能(天津)265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示范电站为依托,从气化装置抽出合成气约10000m3/h(标况下),进行一氧化碳耐硫变换、甲基二乙醇胺(MDEA)硫碳共脱、PDS硫回收等技术研究,同时完成我国首套工业规模级燃烧前捕集工艺模拟、系统分析及现场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满负荷运行工况下,每年可捕集CO2 7.811万吨,系统单位能耗2.35GJ/t(CO2),CO2捕集率≥85%;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相吻合。其中MDEA工段能耗占捕集能耗的93.3%,热再生部分则占MDEA工段能耗的81.61%;同时分析了捕集系统各工段CO2损失过程,增加四段变换可使系统能耗基本不变同时捕集率增加至92.29%;考察了CO2压缩液化工段能耗及成本。本研究结果可为燃烧前CO2捕集的设计、工业放大及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897 / 49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IGCC的低水汽比变换过程的模拟优化 [J].
柳康 ;
许世森 ;
程健 ;
刘沅 ;
樊强 ;
陈雄 ;
罗丽珍 ;
任永强 .
化学工程, 2017, 45 (09) :73-78
[2]   与IGCC匹配的燃烧前CO2捕集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优化 [J].
闫姝 ;
陈新明 ;
史绍平 ;
穆延非 ;
方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1) :163-171
[3]   基于IGCC的燃烧前CO捕集抽蒸汽策略研究 [J].
陈新明 ;
闫姝 ;
方芳 ;
史绍平 ;
穆延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22) :5794-5802
[4]   燃烧前CO2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J].
桂霞 ;
王陈魏 ;
云志 ;
张玲 ;
汤志刚 .
化工进展, 2014, 33 (07) :1895-1901
[5]   燃烧前CO2捕集技术在IGCC发电中的应用 [J].
陈新明 ;
史绍平 ;
闫姝 ;
方芳 ;
许世森 ;
段立强 .
化工学报, 2014, 65 (08) :3193-3201
[6]   CO2捕集对输运床气化炉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J].
迟金玲 ;
张士杰 ;
王波 ;
肖云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3) :51-59+9
[7]   Shell煤气变换工艺的改进 [J].
常莎 ;
任军平 .
中氮肥, 2013, (01) :5-7
[8]   Shell粉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技术经济比较 [J].
吴艳波 .
化工设计, 2012, 22 (05) :17-19+1
[9]   IGCC系统减排CO2的性能比较和分析 [J].
范江 ;
刘姝玮 ;
马素霞 .
煤炭转化, 2012, 35 (04) :80-83
[10]   燃煤电厂CO2捕集系统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J].
黄斌 ;
许世森 ;
郜时旺 ;
刘练波 ;
陶继业 ;
牛红伟 ;
蔡铭 .
动力工程, 2009, 29 (09) :864-86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