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超低渗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长8段储层为例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欧阳思琪
孟子圆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合水地区; 低渗透储层; 微观水驱油; 孔喉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长8储层特征具有共同点与差异,驱油类型受均质程度控制,长6储层样品见均匀–网状、网状、指状三种驱替类型,长8储层未见指状驱替;润湿性影响残余油状态,有效渗透率越高、平均喉道半径越大、孔喉连通性越好,则驱油效率越高;长8储层样品溶蚀孔越发育驱油效率越高。以注水启动压力为基准提高50%注入压力,注入速度为0.05~0.08 mL/min,注入体积3 PV时,驱油效果最好。利用储层各项参数综合对比可预测驱油效率,选取适当的注水方式可明显提升驱油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藏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华庆油田长8油藏为例 [J].
任大忠 ;
孙卫 ;
赵继勇 ;
屈雪峰 ;
张茜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 (06) :1043-1052
[2]   鄂尔多斯华庆地区低渗透岩性大油区形成与分布 [J].
杨华 ;
付金华 ;
何海清 ;
刘显阳 ;
张忠义 ;
邓秀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41-648
[3]   储层孔隙结构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以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组为例 [J].
全洪慧 ;
朱玉双 ;
张洪军 ;
李莉 ;
邵飞 ;
张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6) :952-960
[4]   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影响驱油效率因素 [J].
王瑞飞 ;
孙卫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1) :93-97
[5]   西峰油田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与渗流机理实验 [J].
宋广寿 ;
高辉 ;
高静乐 ;
孙卫 ;
任国富 ;
齐银 ;
路勇 ;
田育红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1) :53-59
[6]   利用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对储层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 [J].
解伟 ;
赵蕾 ;
孙卫 ;
付晓燕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5) :745-748+764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J].
罗静兰 ;
李忠兴 ;
史成恩 ;
李建 ;
韩永林 ;
王海宏 ;
李进步 ;
王成玉 .
地质通报, 2008, (01) :101-111
[8]   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层为例 [J].
孙卫 ;
史成恩 ;
赵惊蛰 ;
赵蕾 .
地质学报, 2006, (05) :775-779+789
[9]   西峰油田特低渗弱亲油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 [J].
任晓娟 ;
曲志浩 ;
史承恩 ;
武平仓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766-770
[10]   低渗透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集层为例 [J].
付晓燕 ;
孙卫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6)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