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工业革命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看新质生产力与体制创新

被引:5
|
作者
王曙光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工业化;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体制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度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和深化阶段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战略选择。本文从全球工业革命和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视角,对“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的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并从科技创新体制、教育体制、要素配置体制、投融资体制、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体制、地方治理体制、区域协调体制等七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条件,为我国未来以系统性体制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驱动力.[M].赵志耘;高芳;李芳;王开阳.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
  • [2] 第四次工业革命.[M].藤原洋.东方出版社.2015,
  • [3]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 [4]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3,
  • [8]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J]..上海教育.2023, 16
  • [9] 论新工业革命加速拓展与全球治理变革方向
    谢伏瞻
    [J]. 经济研究, 2019, 54 (07) : 4 - 13
  • [10] 科技进步的举国体制及其转型:新中国工业史的启示
    王曙光
    王丹莉
    [J].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26) : 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