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45
|
作者
周浩 [1 ]
胡炼 [1 ,2 ]
罗锡文 [1 ]
赵润茂 [1 ]
许奕 [1 ]
杨伟伟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旋耕机; 自动调平; 耕深; 平整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2.3 [旋转耕耘机械];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由于农田田面坑洼不平,拖拉机在田间工作过程中左右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行走,导致通过拖拉机三点悬挂机构挂接的旋耕机随着拖拉机的倾斜而倾斜。旋耕机倾斜作业不仅破坏农田硬底层,还影响旋耕机的耕后平整度和耕深等旋耕性能指标,导致旋耕作业效果差、作业效率低。设计了一种旋耕机自动调平系统,由旋耕机构、调平支撑架、液压系统和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组成。调平支撑架前端与拖拉机三点悬挂机构连接;旋耕机构通过销轴悬挂于调平支撑架后下方;调平油缸一端与调平支撑架侧边铰接,另一端与旋耕机构铰接,通过调平油缸的伸缩实现旋耕机构相对于调平支撑架的左右上下摆动。自动调平控制系统根据拖拉机横滚角度控制电磁换向阀驱动调平油缸伸缩调节旋耕与调平支撑架的相对角度,即旋耕机构与拖拉机的相对角度,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调平油缸的伸长量,利用旋耕机与调平支撑架的几何关系实现旋耕机构的自动调平闭环控制,使旋耕机始终保持期望的角度进行旋耕作业。对自动调平旋耕机和无调平功能旋耕机在有垄菜田进行了试验,利用水准仪采集试验前后田块地表平整度数据,2台姿态传感器分别采集拖拉机倾角和旋耕机倾角信息,分析了2种旋耕机作业后的平整度和耕深两旋耕性能指标,以及旋耕机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自动调平旋耕机相对于无调平功能旋耕机耕后地表横向平整度显著提高,前者耕后垄面横向最大高差为1.9 cm,后者达9.8 cm;自动调平旋耕机横向耕深稳定,耕深横向最大高差为1.8 cm,而无调平功能旋耕机耕深横向最大高差达9.7 cm。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农机具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胡炼
    林潮兴
    罗锡文
    杨伟伟
    许奕
    周浩
    张智刚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 15 - 20
  • [2] 水田激光平地机非线性水平控制系统
    陈君梅
    赵祚喜
    陈嘉琪
    俞龙
    叶娟
    [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 (07) : 79 - 84
  • [3] 水田激光平地机平地铲姿态测量系统的设计
    黎永键
    赵祚喜
    [J]. 农机化研究, 2012, 34 (02) : 69 - 75
  • [4] 超声波传感器评定水田激光平地机水平控制系统性能
    胡炼
    罗锡文
    赵祚喜
    李庆
    陈伟通
    [J].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S1) (S1) : 73 - 76
  • [5] 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融合的水田激光平地机水平控制系统
    赵祚喜
    罗锡文
    李庆
    陈斌
    田欣
    胡炼
    黎永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 119 - 124
  • [6] 采用倾角传感器的水田激光平地机设计
    李庆
    罗锡文
    汪懋华
    赵祚喜
    许耀军
    区颖刚
    刘刚
    林建涵
    司永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4) : 88 - 93
  • [7] 旋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夏俊芳
    许绮川
    周勇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 (S1) : 83 - 85
  • [8] 基于拖拉机三点悬挂耕作机具调平系统研究[D]. 刘林.湖南农业大学. 2014
  • [9] 旋耕机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宁.河南农业大学. 2012
  • [10] 水稻土条件的旋耕机性能测试及小麦响应研究[D]. 韩秋萍.南京农业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