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变闪长岩体的40Ar-39Ar和U-Pb年龄:角闪石过剩Ar和东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岩带证据

被引:36
作者
陈能松
孙敏
张克信
朱云海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闪长岩体; 年代学; 过剩A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南部东昆仑山区一带侵入于元古界苦海岩群的变形变质闪长岩体同时进行了锆石U-Pb和角闪石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46.5±9.1) Ma; 角闪石Ar坪年龄为(488.0 ± 1.2) Ma, 等时线年龄为(488.9 ± 5.6) Ma, K-Ar年龄为(462.8 ± 8.8) Ma. 角闪石的K-Ar年龄和良好的40Ar-39Ar坪年龄及等时线年龄显著高于锆石的U-Pb年龄, 可能为含过剩Ar的结果, 不代表岩石的变形变质年代. 锆石的U-Pb年龄可代表岩体的侵入年代, 表明从格尔木经诺木洪到本区香日德以南的东昆仑构造带存在一条早古生代岩浆岩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337 / 23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昆仑中带两个花岗岩体的年龄和可能的源区 [J].
袁超 ;
孙敏 ;
李继亮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5) :3-5
[2]   青藏高原西部的抬升速率:叶城-狮泉河花岗岩40Ar-39Ar年龄的地质解释 [J].
张玉泉 ;
朱炳泉 ;
谢应雯 ;
TM哈里森 ;
WSF基德 .
岩石学报, 1998, (01) :12-22
[3]   东昆仑造山带结构及构造岩片组合 [J].
王国灿 ;
张克信 ;
梁斌 ;
张志 .
地球科学, 1997, (04) :16-20
[4]   昆仑山早古生代地质特征与演化 [J].
潘裕生 ;
周伟明 ;
许荣华 ;
王东安 ;
张玉泉 ;
谢应雯 ;
陈挺恩 ;
罗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02-307
[5]   泉州辉长岩中单粒锆石U-Pb法定年——闽东南基性岩浆岩的起源 [J].
李惠民 ;
董传万 ;
徐夕生 ;
周新民 .
科学通报, 1995, (02) :158-160
[6]   西昆仑山北部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带的发现 [J].
许荣华,张玉泉,谢应雯,陈福坤,张巧大,赵敦敏 .
地质科学, 1994, (04) :313-328
[7]   40Ar/39Ar and Rb-Sr geochronology of 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Tavsanli Zone, NW Turkey [J].
Sherlock, S ;
Kelley, S ;
Inger, S ;
Harris, N ;
Okay, A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9, 137 (1-2) :46-58
[8]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Proterozoic crustal evolution in the northern Outer Hebrides.[J].R.A Cliff;D.C Rex;P.G Guise.Precambrian Research.1998, 3
[9]   ARGON RETENTIVITY AND ARGON EXCESS IN AMPHIBOLES FROM THE GARBENSCHISTS OF THE WESTERN TAUERN WINDOW, EASTERN ALPS [J].
VON BLANCKENBURG, F ;
VILLA, IM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8, 100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