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9
作者
俞烜 [1 ]
张明珠 [1 ,2 ]
严登华 [1 ]
杨舒媛 [1 ]
胡东来 [1 ,2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3] 东华大学环境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西线工程; 降水; 气候倾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内78个站点1956~2001年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水源区多年平均降水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大地形相关,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少,都在1 000 mm以下;四川盆地西部降水一般在1 000 mm以上,个别站点多年平均降水近2 000 mm;云贵高原西北部降水多在1 000 mm附近。降水年际变化总体不显著。降水年内分配一致性较好,大部分站点以夏秋季为主要降水时间,夏秋两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6%91%。78个站点中,年降水量增加的有55个,减少的有23个,通过α=0.01显著水平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27%,总体上,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从大范围看,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但从局地地形变化剧烈的山区看,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十分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气候模式在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的应用 [J].
张明珠 ;
严登华 ;
宋新山 ;
俞火亘 ;
胡东来 ;
杨舒媛 .
人民长江, 2008, (08) :33-35+51+119
[2]   近44年来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J].
卢鹤立 ;
邵全琴 ;
刘纪远 ;
王军邦 ;
陈卓奇 .
地理学报, 2007, (09) :946-958
[3]   青藏高原四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黄一民 ;
章新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4) :537-542
[4]   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 [J].
李雪松 ;
伍新木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293-297
[5]   汉江流域水权初始配置模型研究 [J].
陈燕飞 ;
王祥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298-302
[6]   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对三峡枯水径流影响分析 [J].
王辉 ;
项祖伟 ;
陈晖 .
人民长江, 2006, (12) :21-23
[7]   汉江流域1951~2003年降水气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J].
陈华 ;
郭生练 ;
郭海晋 ;
徐高洪 ;
徐德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340-345
[8]   近50年来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唐蕴 ;
王浩 ;
严登华 ;
王水生 .
地理科学, 2005, (02) :172-176
[9]   基于地形和主风向效应模拟山区降水空间分布 [J].
孙鹏森 ;
刘世荣 ;
李崇巍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10-1915+2093
[10]   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 [J].
张信宝 ;
文安邦 .
水利学报, 2002, (04)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