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对碳酸盐储层溶蚀改造作用的模拟实验证据——以川东飞仙关组为例

被引:64
作者
马永生 [1 ]
郭彤楼 [1 ]
朱光有 [2 ]
蔡勋育 [1 ]
谢增业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溶蚀模拟; 优质储层; 流体-岩石相互; 飞仙关组; 硫化氢; 川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次生溶蚀孔洞最发育、埋藏最深、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最发育、储层有效厚度最大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同时飞仙关组气藏也是中国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气田.研究发现,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的形成与硫化氢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含硫化氢的酸性流体与碳酸盐岩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促进了碳酸盐岩次生孔隙的形成.通过对飞仙关组储层碳酸盐岩岩芯样品在含硫化氢饱和水溶液中溶蚀试验发现,经过硫化氢的溶蚀,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孔隙度平均增大2%,渗透率增大幅度最大,平均将近提高两个数量级,岩石的密度也明显变轻,从而证实了硫化氢的溶蚀作用对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储层岩石学特征也证实了硫化氢对碳酸盐岩的溶蚀改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质学报, 2006, (08) :1208-1218
[2]   四川盆地H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地球化学, 2006, (04) :432-442
[3]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周国源 ;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2006, (02) :300-308
[4]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李剑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2) :234-248
[5]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6]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李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37-1046
[7]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范嘉松 .
地学前缘, 2005, (03) :23-30
[8]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J].
金之钧 .
地学前缘, 2005, (03) :15-22
[9]   川东北飞仙关组HS的分布与古环境的关系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5-69
[10]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