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分布控制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为例

被引:24
作者
周勇 [1 ]
徐黎明 [2 ,3 ]
纪友亮 [1 ]
牛小兵 [2 ,3 ]
车世琦 [1 ,4 ]
尤源 [2 ,3 ]
李志成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5] 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7] 不详
关键词
低渗-致密储层; 储层质量; 相对高渗储层; 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陇东地区;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57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阐明致密砂岩中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以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2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岩心观察为基础,综合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物性分析、恒速压汞、微米-CT扫描、C-O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长82储层差异致密化的成因和相对高渗储层的形成条件,认为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在低能、薄层砂体中,储层压实作用强烈,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度大大降低,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三角洲前缘高能、厚层河道砂体是研究区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优相基础,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是相对高渗储层原生孔隙保存的关键,长石溶蚀作用有助于相对高渗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82储层为低孔致密储层,孔隙度大多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长82低渗致密背景下发育相对高渗储层,高渗储层具有较低的塑性组分含量,绿泥石环边胶结物百分比一般小于7%;孔隙类型以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溶孔为主,喉道半径大于1μm,孔喉连通性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2小层厚层砂体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
    姚泾利
    楚美娟
    白嫦娥
    袁晓明
    郭正权
    [J]. 岩性油气藏, 2014, 26 (06) : 40 - 45
  • [2]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格架内储层质量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付晶
    吴胜和
    李桢
    刘科如
    [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4 (08) : 3293 - 3301
  • [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储层定量化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分析
    楚美娟
    郭正权
    齐亚林
    程党性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3) : 477 - 484
  • [4]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页岩油特征及资源潜力
    杨华
    李士祥
    刘显阳
    [J]. 石油学报, 2013, 34 (01) : 1 - 11
  • [5] 川西坳陷中段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机制
    郭迎春
    庞雄奇
    陈冬霞
    朱宏权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S2) : 21 - 32
  • [6]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绿泥石成因及其与优质储层关系
    孙全力
    孙晗森
    贾趵
    禹建军
    罗文军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5) : 751 - 757
  •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王岚
    李文厚
    林潼
    王若谷
    [J].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3) : 311 - 320
  • [8] 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及资源前景
    贾承造
    邹才能
    李建忠
    李登华
    郑民
    [J].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 343 - 350
  • [9]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邹才能
    朱如凯
    吴松涛
    杨智
    陶士振
    袁选俊
    侯连华
    杨华
    徐春春
    李登华
    白斌
    王岚
    [J]. 石油学报, 2012, 33 (02) : 173 - 187
  • [10]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成岩相与优质储层分布
    吕成福
    付素英
    李晓峰
    李伟
    李超
    杜贵超
    陈吉
    [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07) : 1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