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被引:18
作者
国建英 [1 ]
李剑 [1 ]
于学敏 [2 ]
王东良 [1 ]
付立新 [2 ]
郝爱胜 [1 ]
崔会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大港探区; 黄骅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综合应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氢同位素、轻烃及岩石热解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来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以热成因气为主,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按母质类型及来源可进一步划分为煤成气、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深层天然气的分布严格受源岩的控制,煤成气分布于探区中南部的埕北地区、孔店地区及孔南地区;非煤成煤型气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包括板桥次凹、歧口主凹中北部及夹于这2个凹陷间的北大港潜山构造带;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歧口主凹的南部、歧北次凹和歧南次凹及其周缘。煤成气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非煤成煤型气和油型气主要来自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烃源岩。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歧口凹陷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特征及成因类型 [J].
国建英 ;
钟宁宁 ;
李剑 ;
王东良 ;
于学敏 ;
马卫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 (06) :1054-1063
[2]   滨海断鼻古近系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浅析 [J].
于超 ;
苏俊青 ;
钱茂路 ;
高素萍 ;
肖枚 ;
赵淑坤 ;
刘晓慧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4) :547-553
[3]   歧口凹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振升 ;
于学敏 ;
国建英 ;
李剑 ;
王东良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4) :683-691
[4]   歧口凹陷歧深1井气源综合对比 [J].
国建英 ;
于学敏 ;
李剑 ;
王东良 ;
崔会英 ;
李志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3) :392-399
[5]  
判识天然气成因的轻烃指标探讨[J]. 胡国艺,李剑,李谨,李志生,罗霞,孙庆伍,马成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6]   黄骅坳陷二氧化碳气成因类型及富集规律 [J].
武站国 ;
于志海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1) :43-48+93
[7]   深部油气成藏机理概论 [J].
胡海燕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6) :24-26+120
[8]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戴金星 ;
李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37-1046
[9]   黄骅坳陷新生代构造活动对无机成因CO气藏控制作用的研究 [J].
丁巍伟 ;
戴金星 ;
陈汉林 ;
杨池银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615-623
[10]   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李剑 ;
金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