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IV),Pu(IV),Am(III)在北山花岗岩裂隙水中存在形式的模拟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佳
王驹
苏锐
机构
[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存在形式; 锕系元素; 地球化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高放废物中的关键核素Np(IV),Pu(IV),Am(III)为例,应用地球化学软件包EQ3/6的EQ3NR程序,模拟计算Np(IV),Pu(IV),Am(III)在花岗岩裂隙水中存在形式,从而为研究Np,Pu,Am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提供基础依据。根据计算结果,NpO2+,Pu(OH)5-,AmCO3+,Am3+,Am(OH)2+为这3种锕系元素在北山3#井440m深花岗岩裂隙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对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引起的地下水中的pH值变化以及Cl-,SO42-,F-,HCO3-离子浓度变化对Np(IV),Pu(IV),Am(III)存在形式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Np(IV),Pu(IV),Am(III)在花岗岩裂隙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的因素,而Cl-,SO42-,F-,HCO3-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次之。
引用
收藏
页码:3982 / 39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Geochemical model of the granite–bentonite–groundwater interaction at ?sp? HRL (LOT experiment).[J].David Arcos;Jordi Bruno;Ola Karnland.Applied Clay Science.2003, 1
[2]  
EQ3/6及其在核废物地质处置领域的应用.[M].周文斌; 张展适; 史维浚; 著.原子能出版社.2004,
[3]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十年进展.[M].王驹等主编;.原子能出版社.2004,
[4]  
高等地球化学.[M].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98,
[5]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沈照理等编;.地质出版社.1993,
[6]  
放射化学.[M].祝霖主编;.原子能出版社.1985,
[7]  
环境地球化学.[M].[苏]A·A·别乌斯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2,
[8]  
物理化学.[M].傅献彩;陈瑞华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