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步入下行周期的第三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和销售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下滑,这也成为了房地产内需不足的最大阻碍。由于9月以前房地产形势总体低迷,预计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为-12.7%、-17.2%、-10.5%,相比2021年高点分别下跌43%、45%、33%。但随着政策的逐步优化和市场自身调整,楼市开始显现复苏迹象,特别是926政治局会议以来,楼市出现多重积极信号。
根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 年的前11个月里,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6 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3%;同时,商品房销售额为8.5 万亿元,同比跌幅达到了19.2%。尽管整体数据与去年相比仍呈现下降趋势,可从季度走势来看,三季度末以后楼市已经出现明显的回暖。以11月为例,中指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为139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达 20.6%。这一系列数据变化表明,尽管当前的全国土地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市场止跌回稳的趋势也愈发明显,且稳定性正在不断增强。这为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投资者和开发商提供了更加明确的信号。
在房价方面,截止2024年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48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4%。其中,环比上涨城市有17个,下跌城市有63个,持平城市有20个。而对于二手住宅而言,价格波动更加明显。据统计,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41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0%,较去年同期下跌7.13%。不过随着9月底楼市新政后核心城市价格有所趋稳,北上广环比跌幅也明显收窄,11月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了53169套,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65.8%。
同样不容乐观的还有土地市场,1月-11月期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同比下降了近三成,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32%,相比2020年同期的峰值下降了超过60%。各线城市的成交规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但对于一线城市的土地而已出让金占比却有所提高,这表明出房企在土地购置上更加集中于这些城市。尽管如此,TOP20城市的住宅用地出让金仍占据了全国比重的一半以上。
就目前而言,土拍市场整体仍维持着点状高热、持续分化的趋势,尤其是自9.26新政实施以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的部分地块拍出了高溢价,但全国土地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在拿地主体方面,央企和地方国资企业依旧是绝对主力。
总之,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虽面临下行压力,但市场逐步回暖的迹象表明,行业正在调整中寻求新的平衡。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优化和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有望稳步前行。房企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